[实用新型]集装箱散货卸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128.2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9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4 | 分类号: | B65G65/3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散货 卸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散货从集装箱内卸出的设备,具体说是一种集装箱散货卸箱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用户对有的货种破损率有较高的要求,散货装集装箱运输的现象越来越多,比较典型的是块煤装集装箱运输。但是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而且对于散货卸集装箱的过程是比较难的。第一,要充分将集装箱卸干净就必须将其抬高成倾斜状;第二,将其堆放到有一定高度的垛堆上去开门是个问题,提前开门物料就会洒出;而使其集装箱抬高以后再去开门又很困难;这两个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对于这种状况,现行的技术主要是在卸料场处采用水泥修成一个类似站台的水平面较高的平台,集装箱门放在需要卸料的一侧,由人工将集装箱门打开让其流出一部分物料,用天车或吊车将集装箱倾斜吊起放料;放空后回归原位,人工关门。因此,吊装、放料、回位需较长时间,具有卸箱效率低,而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散货卸箱机,其具有集装箱就位、开门、自卸、输送物料,达到了高效率、专业一体机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集装箱散货卸箱机,它具有一个三角形构架,与其一个行走底盘铰接;和在其一侧的两体间铰连接一个控制三角形构架转动的油缸;该行走底盘的集装箱进出端连接一个可位移的换向平台;该三角形构架的卸料端设有的堆料尾车和转动的悬臂;所述行走底盘和换向平台两侧设置驱动摩擦轮;所述三角形构架上安装有承载集装箱的行走小车。因此可将待卸的集装箱放置在位于换向平台的行走小车上,通过驱动摩擦轮送入三角形构架上,通过油缸收缩控制三角形构架及其上的集装箱转至45度倾斜状态,其箱内物料流出进入堆料尾车受料部分,直接将物料转至悬臂上送入堆料垛;当料垛至一定高度转动悬臂成另一角度进行堆垛;集装箱卸完后,回落三角形构架复位,开关门器关箱门,通过驱动摩擦轮驱动,承载空箱的行走小车退至换向平台上移位至下一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提及的三角形构架,具有一对称的垂梁和一个与之对应的横梁,其两梁的端部通过一个拉杆固定连接。通过垂梁和横梁的连接端与行走底盘铰接,这样可使其三角形构架整体沿铰接处转动,控制其转动的动力是一个铰接的油缸来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提及的换向平台,具有一个二工位的行走架体和其上对称设有驱动摩擦轮;该行走架体安装在支座上;该支座上设有能驱动行走架体位移的驱动摩擦轮。该换向平台工作时,可摆放两个重载集装箱,卸箱时,将其中一侧集装箱送入三角形构架上即可进行卸料;当完成后,退回换向平台的原位;这时启动驱动摩擦轮换向平台移位至另一待卸集装箱进入三角形构架卸料;而卸完的空箱卸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从重载集装箱出现在换行平台上开始到物料堆垛过程的结束,均是自动完成。其实现的手段是通过能使集装箱倾斜的三角形构架、自动开关门器、卸料输送装置、换箱转换装置等,这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因此提高了集装箱的卸货效率和卸箱过程的安全。另外,该装置整体是一个移动体,可以满足换场卸料场地,大大提高了应用范围,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专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给实施例仅是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量瓶盖
- 下一篇:一种维护排队次序的自动提醒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