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载安全保护抽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110.2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5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卞宇伟;王贵霞;朱红涛;何江;卞家辉;付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宇伟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载 安全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子,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田试油、抽汲、捞油等井下作业中过载安全保护抽子。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产停产油井日渐增多。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油井利用率和原油采收率,相当数量的油井采用提捞法进行开采。目前,在油田试油、抽汲、捞油等井下作业中,需要的一种专用工具是抽子。现场在用的抽子虽然结构多种多样,但主要采用的是滑块式胶筒密封,这种工具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主要有两个缺点:一是在工具入井过深、井筒内液体过多或密封胶筒卡阻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过载,将工具或钢丝绳拉断,造成工具损坏、井下落物等生产事故,影响作业正常进行;二是脱离式抽子过载时是将整个工具与钢丝绳脱离,同样影响作业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包括溢流机构和安全脱离机构的过载安全保护抽子,以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防止抽子及钢丝绳因过载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过载安全保护抽子包括有与上悬挂器(1)和中心管(2)相连接的溢流机构和安全脱离机构,上悬挂器(1)和中心管(2)通过螺纹连接。溢流机构包括有凡尔球(11)、凡尔球座(12)、溢流外筒(10)、弹簧(14)、下悬挂器(15)。安全脱离机构是胶筒端盖(6)与中心管(2)之间由销钉(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就是溢流机构是将凡尔球和凡尔球座与带溢流孔的溢流外筒滑动配合,并在凡尔球座与下悬挂器之间加装弹簧。通过旋动下悬挂器来调整溢流压力,当抽子下入井下液面较深,上提负荷过大时,滑动配合的凡尔总成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压缩弹簧向下滑动,将凡尔总成关闭的溢流孔打开,抽子上部的液体通过溢流孔泄入到井下,使抽子上部的液柱高度降低、负荷减少。当上提负荷减少到规定负荷时,凡尔总成下部的支撑弹簧将凡尔总成向上移动,溢流孔被关闭,抽子进入正常作业,从而避免了抽子负荷过重提升不动而卡死井下或者拔断提拉绳的事故发生。安全脱离机构是胶筒端盖与中心管之间由销钉连接,当抽子遇卡过载时,密封胶筒被带有销钉的胶筒端盖挡住,销钉因载荷过大而剪断,上胶筒端盖、密封胶筒、下胶筒端盖脱离中心管,从而卸载,防止了工具或钢丝绳被拉断。当销钉剪断后,换上新销钉和新胶筒及上下胶筒端盖,工具即可重新使用,既方便,又可缩短工具维修时间,有利于作业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抽子及钢丝绳因过载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使得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附图中的部件标号分别是:1、上悬挂器;2、中心管;3、出油孔;4、胶筒端盖;5、密封胶筒;6、胶筒端盖;7、销钉;8、销钉护罩;9、凡尔球盖;10、溢流外筒;11、凡尔球;12、凡尔球座;13、溢流孔;14、弹簧;15、下悬挂器;16、进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过载安全保护抽子由上至下包括上悬挂器1、中心管2、出油孔3、胶筒端盖4、密封胶筒5、胶筒端盖6、销钉7、销钉护罩8、凡尔球盖9、溢流外筒10、凡尔球11、凡尔球座12、溢流孔13、弹簧14、下悬挂器15、进油孔16。
在具体使用时,上悬挂器1与中心管2螺纹连接,将胶筒端盖4、密封胶筒5、胶筒端盖6套装于中心管2上,装销钉7并将销钉护罩8拧装,将凡尔球盖9装入中心管2,此时将凡尔球11和凡尔球座12装入溢流外筒10中,装入弹簧14并将下悬挂器15拧装入溢流外筒10中组成溢流机构,再将溢流机构拧装入中心管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宇伟,未经卞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