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784.0 | 申请日: | 200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米振国;李锐;张雁钢;梁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浩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 内窥镜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内窥镜摄像技术,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医用光学仪器,至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内窥镜的种类和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已经从硬管镜和纤维内窥镜发展到电子内窥镜和超声电子镜。由于电子内窥镜的外径更细,图像更加清晰和直观,操作方便,在实施检查与手术时有微创、痛苦小甚至无创无痛的特点,因此已经广泛应用于胃肠道、食道、胰腺、胆道、腹腔、呼吸道、泌尿系统、妇科疾病的检查和手术中,正逐渐占据手术内窥镜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所使用的与电子内窥镜配套使用的摄像设备都是相对复杂的组合模式,体积较大,移动不方便,设备只能在固定的手术室内使用,设备间线缆众多,容易损坏,且维修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存在体积较大、移动不方便、且装置间线缆众多、易损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便携式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包括光电适配器和连接于光电适配器输出端的图像处理显示装置,所述图像处理显示装置包括设有LCD显示屏的便携式壳体,壳体内置与光电适配器输出端相连的图像处理电路,所述图像处理电路包括FPGA控制芯片、受控端口与FPGA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口相连的视频处理及A/D模块和D/A及视频编码模块、以及串接于视频处理及A/D模块和D/A及视频编码模块之间的存储器FIFO、VRAM,存储器FIFO、VRAM分别与FPGA控制芯片的数据传输控制端口相连,存储器FIFO连接有用于功能扩展的单片机接口,存储器VRAM连接有开机复位端口,视频处理及A/D模块的输入端与光电适配器的输出端相连,D/A及视频编码模块的输出端与LCD显示屏连接。
使用时,将光电适配器与内窥镜尾端固定,同时在内窥镜的光源连接处固定便携光源,在具体实施检查/手术时,检查/手术的图像情况经光电适配器转化,并传输至图像处理电路处理,处理后,由LCD显示屏予以显示,使医生/病人可由LCD显示屏观察内镜手术的影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不便移动的缺陷,可普遍应用临床各科的常规检查及手术,在任何一间相对无菌手术间即可实施检查及手术;患者本人可由LCD显示屏直接参与观察,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检查兴趣和信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光电适配器是现有公知产品,包括镜头、滤色片、CCD(电荷耦合器),且CCD的驱动时钟受图像处理电路的FPGA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图像处理电路的视频处理及A/D模块和D/A及视频编码模块是市场出售的现有公知产品。FPGA控制芯片、以及存储器FIFO、VRAM都是现有公知产品。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体积小,不但携带方便,并且解决了装置间线缆众多的问题,避免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包括光电适配器和连接于光电适配器输出端的图像处理显示装置,所述图像处理显示装置包括设有LCD显示屏的便携式壳体,壳体内置与光电适配器输出端相连的图像处理电路,所述图像处理电路包括FPGA控制芯片、受控端口与FPGA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口相连的视频处理及A/D模块和D/A及视频编码模块、以及串接于视频处理及A/D模块和D/A及视频编码模块之间的存储器FIFO、VRAM,存储器FIFO、VRAM分别与FPGA控制芯片的数据传输控制端口相连,存储器FIFO连接有用于功能扩展的单片机接口,存储器VRAM连接有开机复位端口,视频处理及A/D模块的输入端与光电适配器的输出端相连,D/A及视频编码模块的输出端与LCD显示屏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D/A及视频编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发射电路,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电子内窥镜摄像装置还可配置影像工作站(即可对图像处理电路处理过的影像进行后续编辑、保存的装置,如:安装有相应处理编辑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影像工作站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有无线接收电路。所述的无线发射/接收电路是现有公知电路,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且具有多种电路变型,因此未在说明书中进行详细描写。本实用新型所述摄像装置采用无线模式从根本上避免了线缆易折断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浩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太原浩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