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管管箍用带钢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387.3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奇 |
主分类号: | E03B3/16 | 分类号: | E03B3/16;F16L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100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管 带钢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管管箍用带钢。
二、背景技术:
现井管管箍用的带钢,有普通的带钢,用时将其弯成管箍,然后在其内壁上焊接凸台,再在凸台上打孔形成管箍,但由于凸台与管箍焊接,连接强度差,将被淘汰。现在还有较先进的管箍用带钢,即本人的专利“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管管箍用异型带钢”,专利号为200520008694.x,其是在一定厚度和宽度的带钢上轧制出沟槽、凸台和斜面,经定尺切断、弯圈、焊接、打孔制成管箍,但其仍存在一些缺点,浪费钢材,和混凝土接触面小,粘结力较差,井管强度小,在下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尤其在下管过程,管管对焊中由于管箍强烈受热膨胀,粘结力小的,管箍和混凝土脱离,粘结力稍大的,其在对焊中也造成粘结力变得很小,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其管箍和混凝土脱离,形成缝隙,造成管壁漏水故障,坏井率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现用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井管管箍用的带钢,采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管箍既节约钢材,又能增大管箍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管箍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井管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井管管箍用的带钢,其一侧壁为凹凸不规则形状,其上带有凸台;另一侧壁上有沟槽。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侧壁上的凹凸不规则形状为锯齿形。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侧壁上的凹凸不规则形状为凸台两侧的侧壁上各有一凹槽,一侧上还有一斜面。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侧壁上的凹凸不规则形状为凸台两侧的侧壁上各有多个凹槽,且各有一斜面。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沟槽截面可是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或者多边形,也可位于带钢的一端。
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沟槽的侧壁上一端有向内倾斜的斜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方案,将其定尺切断、滚圆、焊接成箍后,沟槽位于管箍外侧,便于张拉前后的锚固,凸台位于管箍内侧,成箍后变为圆环形台,台上打孔,孔中穿预应力钢丝。使用本实用新型做成的管箍,可以节省钢材,尤其是在钢材价格飞涨的今天,可以节省管箍成本,且没有降低管箍强度,管箍内壁为不规则的凹凸形状,可以增大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增加井管强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侧壁上有凸台1,在凸台1两侧的该侧壁上各有一凹槽4,一侧还有一斜面5。本实施例的另一侧壁上有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沟槽3,该侧壁的一端有向内倾斜的斜面2。本实用新型可用滚焊机滚焊成型。
如图3、图4所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一侧壁上有凸台1,在凸台1两侧的该侧壁为锯齿形6。本实施例的另一侧壁上有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沟槽3。本实用新型可用滚焊机滚焊成型。
如图5、图6所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一侧壁上有凸台1,在凸台1两侧的该侧壁为锯齿形6。本实施例的另一侧壁上有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沟槽3,该侧壁的一端有向内倾斜的斜面2。
如图7、图8所示实施例4,本实施例一侧壁上有凸台1,在该侧壁上凸台1的一侧有两个凹槽7,另一侧有一凹槽7,在有一凹槽的这一侧还有一斜面5。本实施例的另一侧壁的端部有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沟槽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奇,未经张春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