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管材缠绕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335.6 | 申请日: | 200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雷 |
主分类号: | F16L59/14 | 分类号: | F16L59/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62454***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管材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保温管材缠绕机,属于保温材料加工技术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各种管路保温层的外表面包覆,主要是由玻璃丝布缠绕管路保温层,再涂上液体树脂经固化而成.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施工条件艰苦.施工质量不好控制,完工后外观质量也不美观,并且还需要定时进行表面刷漆维护.另一种使用比较厂泛管路保温层包覆方法是:按各种管道粗细将保温材料制作成为半圆型材,使用时扣合在需要保温的管道上,在使用外围材料进行固定.这种方法存在着材料成本高,容易失盗,劳动强度大.施工复杂.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发出施工简便、快捷的保温卷材和加工设备是保温行业上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我国现有保温片材的卷材热缠绕设备,以形成新的产品结构,降低保温卷材的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保温管材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调速电机,离合器连接机座上设置的卡盘,卡盘连接芯轴,芯轴连接尾座组成旋转动力机构;机座上铰接上料架组成上料机构;机座上设置的光杠,在机构光杠上设置的轴向移动滑块和滑块上固定的电机连接锯片组成管材切断机构。
所述保温管材缠绕机,所述的旋转动力机构的芯轴上轴向设置保温材料插入槽。
所述保温管材缠绕机,所述的上料机构在上料架端部设置有导人辊和压辊,在上料架上部设置的电热丝和护板,所述的上料机构的护板一端与离合器闸线、控制手柄连接,另一端设置复位弹簧。
所述的保温管材缠绕机,所述的上料架设置一个用于支撑上料架的支杆连接控制手柄。
所述的保温管材缠绕机,所述的切断机构还在滑块上设置一个控制电机和锯片在机床上径向位移的曲柄手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卷材缠绕机,生产的保温卷材与现有的包覆材料相比,从原料的选用和加工原理上都有很大改进,具有加工方便,现场施工简单、成本降低、外观质量好,不受管路直径大小影响等优点,使产品规格和应用领域得到拓展。
附图说明
图1是保温管材缠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5是缠绕保温管材时的状态
图6是不缠绕保温管材时的状态
图7锯切保温管材时的工作状况
图8是保温管材的产品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B剖面图放大图
图中:
1、旋转手轮 2、调速电机 3、卡盘 4、复位弹簧 5 、压辊6、导人辊 7、上料架 8、闸线 9、支杆 10、铰轴11、保温片材 12、加热护板 13、芯轴 14、尾座 15、机座16、支杆控制手柄 17、护板及离合器控制手柄 18、离合器控制闸线19、离合器 20、电热丝 21、光杠 22、保温卷材成品23、锯片 24、曲柄手柄 25、电机 26、偏心轴 2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温管材缠绕机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是利用现有车床原理将需要加工的保温片材11插入缠绕机的芯轴13轴向插入槽内,将保温片材11缠绕成为保温卷材成品22。
如图1所示;缠绕机由调速电机2,离合器19依次连接卡盘3、卡盘连接芯轴13、芯轴连接尾座14组成旋转动力机构。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包括在机座15轴向铰接的矩形上料架7,上料架端部设置导人辊6和压辊5,工作时保温片材11平铺在上料架7上,压辊5将保温片材与沿着芯轴13的轴向压紧;
如图5所示:为了使保温材料热粘合,上料架还设置有电热丝20和加热护板12,电热丝和加热护板都通过闸线8与控制手柄17连接(图1),上料架另一端设置复位弹簧4;工作时护板12退后将电热丝20露出,停止时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护板12复位,停止加热;
同时,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控制机构是一个用于支撑上料架7的支杆9,支杆9在控制手柄16连杆的作用下将上料架撑起。
如图3、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在保温片材卷好后设置沿着机座15轴向移动的锯片23将片材11截断同时将保温卷材成品22锯开。所述的管材切断机构包括设置于光杠21上的移动滑块27,滑块上固定的电机25和电机上设置的锯片23组成(图3、图4),锯片的径向位移通过滑块27上设置的曲柄手柄24实现(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雷,未经孙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