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件式液体灌装工作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013.1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8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铮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4;B67C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件式 液体 灌装 工作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分装领域,涉及一种两件式液体灌装工作站,可根据需要,将液体高速精确分配。尤其适用于食品,制药,日化等行业及实验室的液体分装。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液体灌装工作站是配套机械高精度加工的柱塞式计量泵一起工作来实现液体的高精度分装。除此之外,对液体的灌装也使用蠕动泵来进行分装或者使用移液器手动来进行液体的分装。但后两者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灌装的精度和速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高粘性液体的灌装以及对速度和精度有更高要求的时候,柱塞式计量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柱塞式计量泵进行液体的灌装过程中,对液体灌装工作站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在针对柱塞式计量泵的控制,一般是通过液体灌装机上的凸轮结构来实现,其结构复杂,需要通过控制凸轮的运动来达到目的,并且在稳定性能方面不可靠,控制相对复杂。并且是为灌装机的一个部分,当液体灌装机某个部分损坏后,就无法进行工作,不具有可移动性能和移殖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件式液体灌装工作站,实现更高精度及性能的液体灌装工作,使这种工作站可以与两件式的旋转升降柱塞计量泵配套使用,对液体进行高精度灌装,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件式液体灌装工作站,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机架及外罩,升降机构机架8和后机架17分别固装在底座机架24上,信号接口19固定在后机架上,控制模块18和电源模块20分别安装在底座机架上,各机构通过控制模块18控制进行联机动作,其中:
升降机构由电机、连轴器、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直线编码器和光栅尺构成;电机16、直线导轨4分别固装在升降机构机架8上,电机16通过连轴器15与滚珠丝杠14连接,滚珠丝杠滑块13、直线导轨滑块5与光栅尺22分别固装在旋转机构机架12上,万向连轴器7分别连接底座机架24和泵套筒6;直线编码器23固装在升降机构机架8上对应光栅尺的位置处;直线编码器和光栅尺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升降运动距离。
旋转机构由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万向连轴器、编码盘及传感器构成,电机11、同步带轮10、2、万向连轴器3、及传感器21分别固装在旋转机构机架上,电机11连接同步带轮10,并通过同步带9连接同步带轮2,同步带轮2分别连接编码盘1和万向连轴器3,万向连轴器连接泵柱塞25,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转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机是步进电机,或者是伺服电机、或者是无刷(直流/交流)电机、或者是控制驱动电机一体的电机;
前述的直线导轨是单直线导轨,或者是双直线导轨,或者是多根直线导轨;
前述的编码盘是单定位码盘,或者是双定位码盘,或者是开槽定位码盘;
前述的控制模块是PLC控制模块,或者是单片机控制模块,或者是多轴运动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各电机通过控制模块PLC的信号控制,结构简单且控制稳定,更适合长期稳定的运转需求。各机构相对于整个设备的其他的机构,相对独立,更易于维护及检修。低压电器控制,不需要额外的润滑油脂辅助运行,更适合在洁净度要求的环境使用。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配合各种液体灌装机使用来进行液体的灌装工作。具有可移殖的功能,即既可以与液体灌装机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的使用。使液体灌装机的厂家不必考虑液体分装的实现机制,仅需在设计和制造液体灌装机的时候预留液体分装工作站的空间和连接信号控制接口就可以。泵与设备的连接通过万向连轴器连接,此结构可以实现纠正多方向的偏差,可以避免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造成损坏。总之,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产品的灌装更简洁,更稳定,灌装过程更易控制,结构轻巧,更易维护和检修,更易清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编码盘2、同步带轮3、万向连轴器4、直线导轨5、直线导轨滑块6、泵套筒7、万向连轴器8、升降机构机架9、同步带10、同步带轮11、电机12、旋转机构机架13、丝杠滑块14、滚珠丝杠15、连轴器16、电机17、后机架18、控制模块19、信号接口20、电源模块21、传感器22、光栅尺23、直线编码器24、底座机架25、泵柱塞26、进液口27、出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铮,未经李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管路漏水挡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螺旋面加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