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过滤型滤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433.2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1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德勇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D61/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过滤 型滤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过滤型滤瓶。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净水效果,市面上的纯水机都采用多种过滤材料以及多级过滤方式以过滤掉杂质及污物来保证净水效果。目前过滤材料大多采用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以及PP棉,至少是三级过滤方式(3个滤瓶,大多为PP+活性炭、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而且反渗透膜和后置活性炭的进出水口至少有5个。这种结构方式存在的缺点是:1.滤瓶过多导致纯水机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2.结构复杂繁乱,外形不美观;3.构成部件较多,安装维修难度大,成本高;4.多个滤瓶结构造成进、出水口较多,非常容易产生漏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科学、设计合理、体积小巧、美观实用并同时集反渗透膜、多种过滤材料于一体的复合过滤型滤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过滤型滤瓶,由上盖、外套、膜端盖、反渗透膜、进水口、出水口构成,膜端盖与反渗透膜为同轴安装并密封嵌装入上盖内,上盖与外套密封安装在一起,在上盖上制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外套为一盲孔筒套,其特征在于:
(1).在外套内的上盖下端以及反渗透膜的中心管下端同轴安装有一隔水套,该隔水套的上端与上盖下端为螺纹啮合安装,其下端与中心管为密封安装,隔水套与反渗透膜之间构成进水通道;
(2).隔水套与外套之间自隔水套始同轴依次安装有一滤水套及一净水套,滤水套与净水套之间填充有过滤材料,滤水套的下端为盲孔筒套且其与净水套之间在径向上安装有一PP过滤棉。
而且,在膜端盖与反渗透膜之间径向封装有一密封垫圈。
而且,滤水套的上端部位同轴嵌装净水套的上端部,在该滤水套的上端部位制有连通滤水套与净水套所形成的腔体的通孔且在该通孔上安装有一抗菌海绵滤环。
而且,滤水套与隔水套之间形成自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滤水通道,净水套与外套之间形成经过抗菌海绵滤环、过滤材料及PP过滤棉过滤后的净水通道,净水通道连通出水口。
而且,所述的过滤材料为活性炭颗粒和/或矿化陶瓷球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复合过滤型滤瓶能够同时安装反渗透膜、多种过滤材料,并在保证相同过滤效果的前提下,纯水机的配置最小可以缩减为2个滤瓶,(PP棉+过滤材料;反渗透膜+过滤材料),占用空间比原来大大缩小,组装更加方便、简单,外观更加美观实用。
2.本复合过滤型滤瓶安装在纯水机上,使纯水机在整体外观设计上改变了原来一直延续的固有设计,是纯水机外观的彻底突破。
3.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水口仅为3个,进出水口减少了2个,大大降低了漏水发生的概率。
4.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设计合理,体积小巧,美观实用,并同时集反渗透膜、多种过滤材料于一体,是一种技术创新性较高的技术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截面放大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复合过滤型滤瓶,由上盖2、外套3、膜端盖1、反渗透膜7、进水口5、出水口4构成,上盖与膜端盖采用锁母锁紧(锁母没有标号),膜端盖与反渗透膜为同轴安装,并密封嵌装入上盖内,膜端盖的中心孔与反渗透膜的中心管10为同轴,中心管的上端与膜端盖的中心孔连通并共同为浓水的出口;上盖通过螺纹啮合方式与外套密封安装在一起,在上盖上制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外套为一盲孔筒套。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
1.在膜端盖与反渗透膜之间径向封装有一密封垫圈6。
2.在外套内的上盖下端以及反渗透膜的中心管下端同轴安装有一隔水套14,该隔水套的上端与上盖下端为螺纹啮合安装,其下端与中心管为密封安装,隔水套与反渗透膜之间构成进水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德勇,未经金德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物料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子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