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腔双头脑室外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014.9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6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强;曹常在;王铭;崔允新;杜恩灏;赵群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1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腔双 头脑 室外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引流治疗、颅内压监测及引流量监测于一体的单腔双头脑室外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临床颅内脑脊液及血肿等的引流术所采用的引流装置主要有单头单腔和单腔双头医用单腔双头引流管装置等。上述引流器械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采用上述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当医护人员需向患者脑室内注入治疗性药物或溶血肿类等药物、脑室冲洗或进行颅内压监测时,则常常需拔出单腔双头引流管末端与引流瓶连接的接头停止引流后,再行注入药物、冲洗液或者连接监测仪。这样不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而且增加了颅内感染的可能性。此外,由于上述引流装置不具备颅内压估测功能,因此在引流过程中医护人员只能依靠安装价格昂贵的颅内压监护仪来实现颅内压的测量,因此除了无法随时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容易延误病情恶化患者的及时治疗外,也增加了院方的财政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及术后引流治疗、颅内压监测及引流量监测于一体的单腔双头脑室外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单腔双头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单腔双头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塑盒,在吸塑盒内表面上制有供引流瓶上下移动的引流瓶滑道,引流瓶滑道一侧设有一反应颅内压大小的标尺,所述引流瓶竖装在引流瓶滑道内,引流瓶上端设有一可调节引流瓶上下移动位置的系绳,引流瓶上端连接上连接管,上连接管与单腔双头引流管连接,引流瓶下端通过下连接管连接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引流瓶上设有显示引流液量大小的刻度。
所述吸塑盒体上端开有悬挂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先调节引流瓶位置的高低以及流入引流瓶内液体量的大小即可使引流液成为滴液状,来估测患者颅内压的大小。使用时可在单腔双头引流管刺入脑室后,通过调整连接管上流量调节器及引流瓶在滑道中高低位置,以使引流液成为滴液状,即可从引流瓶上红色箭头右方对应标尺处读出颅内压的估测数值。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检测颅内压大小,而且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检测颅内压大小,而且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塑盒;2、引流袋;3、上连接管;4、标尺;5、单腔双头引流管;6、鲁尔接头帽;7、鲁尔接头;8、流量调节器;9、引流瓶滑道;10、下连接管;11、引流瓶;12、指示箭头;13、系绳;14、悬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单腔双头脑室外引流装置,包括一吸塑盒1,在吸塑盒体上制有供引流瓶11上下移动的引流瓶滑道9,引流瓶滑道9一侧粘接有一反应颅内压大小的标尺4,所述引流瓶竖装在引流瓶滑道9内,引流瓶上端连接上连接管3,引流瓶下端通过下连接管10连接引流袋2。上连接管3连接单腔双头引流管5,单腔双头引流管另一端部连接有鲁尔接头7,所述引流瓶11上设有一指示箭头12和显示引流液量大小的刻度,引流瓶上端设有一可调节引流瓶上下移动位置的系绳13,下连接管10上装有流量调节器8。为方便使用时悬挂,吸塑盒体上端还开有悬挂孔14。在吸塑盒内还装有备用鲁尔接头帽6。
本实用新型使用说明:
使用时,打开吸塑盒包装,将吸塑盒通过悬挂孔14竖直固定于输液架或者床头上;取出引流袋2及下连接管10,并将引流袋固定低于病床床面位置处;取出上连接管3和单腔双头引流管5备用;根据患者病情将引流瓶11通过系绳13悬至适当高度。在术中或者术后需要引流的场合,可在借助导丝将单腔双头引流管通过颅骨钻孔并刺入脑室后,将单腔双头引流管尾部的鲁尔接头端(F)与该装置中引流瓶上连接管3末端上的鲁尔街头7接入并旋紧,而后打开此通路上单腔双头引流管的水止(关闭另一通路上的水止),通过调整流量调节器8及引流瓶在滑道中位置高低,使引流液成为滴液状时,即可从引流瓶上红色指示箭头12右方对应标尺处读出颅内压的估测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塑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