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可拆卸罩壳的自动转换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8169.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梁燕;高云旭;于振国;黄艳杰;张莉;高辉;李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百利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榕年 |
地址: | 300385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可拆卸 罩壳 自动 转换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低压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可拆卸罩壳的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器领域,自动转换开关的智能化控制已经日渐成熟,人们更加追求应用的灵活性。目前公知的自动转换开关使用的罩具有保护本体、防尘功能,但是在安装之前需要将罩卸下,进行主回路接线,然后再将罩固定,这给某些场合的现场接线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户无需卸下安装螺钉,就能进行两路电源进线端及负载出线端接线的带有可拆卸罩壳的自动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自动转换开关的外罩壳,所述的罩壳是由三部分构成,即是将自动转换开关内部的元件与连线部分封闭起来固连在基座本体上的罩壳的中间部分,和将自动转换开关两路电源进线端及负载出线端的两侧接线端的罩起来的其他两部分的罩壳;在所述的其他两部分的罩壳上有出线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所述的罩壳的中间部分上与所述的其他两部分罩壳相结合处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安装孔;在所述的其他两部分罩壳上与所述的罩壳的中间部分相结合处的两侧两个安装孔相应的地方有与所述的安装孔相紧配合的卡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可方便容易地将自动转换开关分成三部分的罩壳拆分开来的结构,作为自动转换开关的主要部分由罩壳中间部分固定封闭,用户在安装或维修时无需卸下这部分,就能进行两路电源进线端及负载出线端的接线或拆卸。并且由于将罩壳采用透明材料,当三个部分合并后,依然能够观察到内部连接状况,方便定期检查;而且此多功能罩除预留的走线口外,其余部分全封闭,避免接线端子外露,杂物、灰尘落入导致触电、短路等危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罩壳三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自动转换开关的可拆卸罩壳分为将自动转换开关内部的元件与连线部分封闭起来用安装螺钉固定在基座本体上的罩壳的中间部分2和将自动转换开关两路电源进线端及负载出线端的两侧接线端的罩起来的其他两部分的罩壳1和3。
如图2所示,在罩壳的中间部分2上,与其两侧的罩壳1和3相连接的地方分别有两个安装圆孔4。而在两侧的罩壳1和3上与罩壳的中间部分2的安装圆孔4相对的地方有与安装孔紧配合的卡头5。并且罩壳1和3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在罩壳1和3的下面各有一个出线口6。
安装时只要将两侧的罩壳1和3上各有的两个卡头5,插入罩壳的中间部分2两侧各有的两个安装孔4内扣紧即可。安装接线时将两侧的罩壳1和3轻轻一掰,罩壳1和3就与罩壳2分离开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百利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百利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8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