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647.6 | 申请日: | 200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龙 |
主分类号: | E05C19/10 | 分类号: | E05C1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扣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达到固定窗框效果的门窗扣合装置。
背景技术
铝制材质的窗户因具有美观、质轻、价位适中、制作简便等优点,因此铝窗可见于现今大多数的住宅、办公或商业用等建筑物上,而且配合不同建筑物所设计预留的窗户大小,铝窗的尺寸亦可做相对应的调整,在搭配使用上更显方便。
目前常见的铝窗是由一组两片式的内窗装设于一窗框的中构成,而除了基本的内窗、窗框之外,一般窗户更配合搭配有其它配件,例如内窗的锁扣装置,其主要分为一公扣件及一母扣件,并分别设置于两内窗闭合时交会之处,供扣锁两内窗,使两内窗固定无法移动,而可防止发生狂风吹袭或外力不慎而打开内窗的情形。
然而,此种锁扣装置却将两内窗皆固定住,而无法产生单边固定的效果,因而两内窗未扣合时,两内窗相当靠近,故移动其中一扇内窗时,常常容易一并带动另一扇内窗,因而必须手动将其分离才能开启或关闭,相当令人困扰,因此有业者设计出具单边关闭效果的窗框扣合结构。
现有的窗框扣合结构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88206052号,『铝门窗框启闭导引结构』专利,其是一种铝门窗框启闭导引结构,是装设于铝门窗的内、外框间的导引结构,以利于开启或关闭内框,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导引结构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一端承接有向两侧各延伸有一挤压部,借此挤压部挤压于内框上,以及导引部勾接于外框上,以利内框于外框上顺利开启或关闭,同时减少轮组的安装,以及减少摩擦声。
然而,此种现有的窗框扣合结构虽具有单边固定内框的功效,但其外框导引结构的挤压部仅有一侧可与内框扣合,但若需两内窗对调位置时,该外框导引结构必须改用从另一方向扣接的型态才能发挥作用,或外框两侧直料的内侧并非为对称型态,故该现有的外框导引结构欲结合至另一边直料的内侧时,必定容易受到直料内侧其它结构的干扰,而无法组装或与内框稳固扣合,实用性差,故有必要加以研发具双边扣合功能的窗框扣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门窗扣合装置,其可达到固定窗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窗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扣接件及一扣接体,其中:该扣接件一端为一固定端,另一端为一扣接端,该固定端用以与窗框组设,而该扣接端的两侧各具有一突扣部,该突扣部用以与扣接体接合;该扣接体供安装于窗户上,该扣接体上设有一扳扣部,该扳扣部一端枢接于扣接体上,而另一端是呈配合扣接件突扣部的态样,令扳扣部与扣接件结合;借该扣接件与扣接体结合以达到固定窗框与窗户的功效,且该突扣部的两侧均可达到与扣接体接合的效果,而不限于单边使用。
前述的门窗扣合装置,其中突扣部是呈由扣接端两侧往中心方向渐缩的态样。
前述的门窗扣合装置,其中扳扣部上设有一扳扣片,借扳动该扳扣片使扳扣部一端翘起,以利与扣接件结合的用。
前述的门窗扣合装置,其中扳扣部上设有一扳扣片,借扳动该扳扣片使扳扣部一端翘起,以利与扣接件结合的用。
前述的门窗扣合装置,其中扣接体上设有一弹性压片,该弹性压片抵于扳扣部上,以令扳扣部受扳动后,可受弹性压片压抵以具复位的作用。
前述的门窗扣合装置,其中扣接件上具有至少一弯折段,该弯折段是使扣接件呈非平直状,而可使扣接件具弯折段以外的部分抵靠于窗框上,以具稳定的效果。
该本体使用时,由于该扣接件一端的扣接端两侧均具有突扣部,故扣接件的两侧均可达到与扣接体接合的效果,而不限于单边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达到固定窗框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各部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a、图2b是本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扣接端一侧与扣接体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扣接端另一侧与扣接体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与图5是本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分离与结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单扇门窗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与图8是本实用新型门窗扣合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本体 2 扣接件 21 固定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龙,未经张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径伸缩式防盗环形手机外壳
- 下一篇:脊形除静电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