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373.0 | 申请日: | 200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潮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潮湖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借调整单元与承固件可做多角度的调整,连动竖管对把手做相对角度调校的改进的竖管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095221912号「自行车前叉管的竖管夹座结构」一案,其是一种自行车前叉管的竖管夹座结构,该竖管夹座中的直穿孔是安装在以碳纤维材质制成的前叉管,之后再由另一端的横穿孔与夹座盖体来包夹横置的车把手做结合;其中在直穿孔中间位置是呈挖空状、形成外侧具有上、下位置各有一束环,且上、下位置的两束环再分别设有一与直穿孔相通的剖沟,并在剖沟两侧设有一平圆穿孔及内螺孔;其特征在于:该两剖沟分成不同轴线的两边位置中;如此,当竖管夹座的直穿孔放置在前叉管上,以螺栓旋入位在直穿孔旁上、下两位置的平圆穿孔至内螺孔时,由于该上、下两束环中的剖沟分成不同位置缘故,因此即可呈均等地施力在两不同位置的剖沟中,并使其紧束力量获得均置状态,进而达到锁紧固定住,如此避免因施力过集中而造成前叉管破裂的情形。
上述的「自行车前叉管的竖管夹座结构」虽具有一般自行车竖管固定握把及前叉管的功效,但该竖管为一种固定角度的组合结构,并无法带动手把做多角度的调整,如此不具调整的结构,实无法根据使用者不同运动型态做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竖管结构,其借调整单元与承固件可做多角度的调整,连动竖管对把手做相对角度的调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竖管结构,设有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杆部及一承固件,其中:该杆部有一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是与承固件做结合,该调整单元有一调固座及一调整盖,该调固座可与调整盖做离合;借此,通过调固座与调整盖的离合,使调整单元与承固件做多角度的结合设定,该杆部即可做相对角度的调整。
前述的改进的竖管结构,其中调整单元有数个调整件,通过数个调整件使调整盖对调固座做离合的调整。
前述的改进的竖管结构,其中承固件有一钳固槽供自行车的前叉管组设。
前述的改进的竖管结构,其中调固座及调整盖各有一或多个止滑面,所述承固件有一或多个制动面,该止滑面与制动面增加摩擦力。
前述的改进的竖管结构,其中承固件有一迫紧装置,借该迫紧装置使承固件受力压迫于自行车的车头碗组。
前述的改进的竖管结构,其中调整单元是呈半圆形的圆弧形盖体,该承固件是与调整单元相对应的空心固体。
借此,使用者欲改变自行车把手的设定时,仅需松开调整件使调固座及调整盖分离,调整单元即可与承固件做松动调整,该杆部即可带动把手做多角度的调校,当调整完毕仅需将调整件锁紧,该调整单元即可与承固件再次固定,如此即可完成自行车把手角度调整。
还需强调的是,自行车为适应每一位使用者的体型不同,于座垫通常设有可调整的承杆,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亦秉持相同理念,于自行车竖管部位为一可多角度调整结构设计,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体态、喜好做角度设定,比起现有的固定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更贴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借调整单元与承固件可做多角度的调整,连动竖管对把手做相对角度的调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的外观结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与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竖管结构的杆部调整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本体 20—杆部
21—接设端
211—扣环 212—固件
213—把手槽
22—调整单元 221—调固座
2211—固定孔
222—调整盖 2221-穿孔
223—调整件
224—止滑面 30—承固件
31—钳固槽
32—栓件 33—制动面
34—迫紧装置
40—把手 50—前叉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改进的竖管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该改进的竖管结构其本体10包括一杆部20及一承固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潮湖,未经陈潮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