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806.0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2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晃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晃璋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泵逆止阀 过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的逆止阀,尤其涉及一种有效增加过滤体对大颗粒杂质的过滤量,提高防止阻塞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
背景技术
首按,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般用于液体池10(液体池10
1般以酸洗槽、污水池及电镀槽为主)抽取液体池10所容纳液体a 0的过滤实施时所用的泵20,设有入水口20A及出水口20B。其中,该入水口20A延伸有深入液体a0的入水管201,而于入水管201末端衔接有一逆止阀30,逆止阀30外封挚有过滤液体a0中的大颗粒杂质的过滤体40。然液体a0经由泵20的抽取,是由循入水管201直至出水口20B排出,并由出水口20B将液体a0推向过滤槽50后滤净,滤净后的液体a0再由过滤槽50的洄流管501排入液体池10中,以完成该液体a0的循环过滤(如图1所示)。
该逆止阀30中设有可位移的浮球60,下方设有逆止环301(如图2所示);然逆止阀30是以浮球60搭配逆止环301阻止液体a0洄流(请配合参照图3),其效果是用于泵20在停机时,用以阻止输往过滤槽50的液体a0再循入水管201洄流至液体池10中(请再配合参照图1)。
另于该逆止阀30外所封挚的过滤体40,主要是用于阻绝过滤液体a0中的大颗粒杂质,以止挡大颗粒杂质流入泵20,可防止泵20因大颗粒杂质造成的内部机构受损。而该过滤体40的可过滤面积,只限于一小小的锥柱状薄壳体,以及锥柱状薄壳体分布的小直径状态滤孔401。故该小直径滤孔401当阻绝大颗粒杂质时,是一极易堆积、阻塞的配设,而当过滤体40的滤孔401因杂质层b0堆积时(请配合参照图4),其入水管201的液体a0流量必受影响,而令泵20吸入气体及产生可能的震荡;或杂质层b0因堆积而阻塞液体a0,易形成泵20空转,并导致泵20失效,且泵20内部机构更可能因此而升温过高而损毁。
由上述可知,泵20的过滤体40易于阻塞,以及因阻塞造成泵20内部机构损毁问题,令使用者增加对泵20的维修成本,更消耗泵20的应有功率。如欲排除上述过滤体40所造成的缺点,实有待研发及提升过滤体40效率,方可提供及保障泵20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有效增加过滤体对大颗粒杂质的过滤量,以及提高防止阻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该泵设有一入水口,入水口延伸有一入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入水管末端组装有逆止阀,逆止阀至少包含一贯通入水管的入水段,入水段外设有一过滤体,过滤体中设有容室,且过滤体周缘设有呈长形、中空及贯通容室的滤网管,滤网管分布有多个与容室互通的长条状的滤孔。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过滤体在组接入水段相对处可增设有数个贯通容室的过滤体滤孔。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过滤体一端增设有贯穿容室及与入水段紧接的端口。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逆止阀于入水段周缘增设有一旋接段,旋接段锁接一增设的进水口管,进水口管设有连通入水段及紧接该过滤体与贯通容室的端接部。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过滤体于周缘增设有一至四个贯穿容室的导入接口,各导入接口紧接有该滤网管。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过滤体于容室周缘增设有贯穿容室及紧接该滤网管的导入接口。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滤网管增设有紧接导入接口的阶梯状态的衔接口。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滤网管可增设有与衔接口互通的外衔接口,且外衔接口紧接有增设的滤网管。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滤网管增设有与衔接口互通的外衔接口,且外衔接口紧接有增设的网盖,网盖设有数个过滤用的网盖孔。
前述的改进的泵逆止阀的过滤体结构,其中滤网管可自衔接口拆除,衔接口可再行组装该网盖。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扩大过滤体对大颗粒杂质的阻绝面积,延长过滤体使用时效,解决了因杂质层堆积、阻塞产生的泵空转与失效问题。避免过滤体因杂质层堆积产生的泵吸入气体而震荡与损毁,实际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增加过滤体对大颗粒杂质的过滤量,以及提高防止阻塞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晃璋,未经吴晃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