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程可调式节能液压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579.1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江;丁长良;丁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长良 |
主分类号: | F04B47/04 | 分类号: | F04B47/04;F04B47/14;F04B49/12;F04B49/2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80天津市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调式 节能 液压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所使用的抽油机,尤其是一种冲程可调式节能液压抽油机。
背景技术
从地层中开采石油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地层本身的能量来举升原油,称为自喷采油法;另一类是由于地层本身能量不足,必须人为地用机械设备给井内液体补充能量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称为人工举升采油法或者机械采油法,抽油机(俗称叩头机)是机械采油法中必备的机械设备。深藏在地下(或海底)的石油是采用抽油机通过抽油管抽出,因此每个原油生产井至少需要一台抽油机。该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以交流电机作为原动机,通过皮带传动与凸轮机构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抽油杆的上、下往复式运动将石油从地下抽取上来。目前采油作业用的抽油机主要有游粱式抽油机及直线型抽油机两种,游粱式抽油机使用最为广泛,其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冲程不可调,抽油率较低;2.整个设备需要安装上吨的滑块、曲柄,运输安装成本较高;3.整个设备安装维修繁琐、费时费力;4.安全性差;5.产油效率较低。也有少数油田使用直线型抽油机,其存在的缺点是电机功率太大、自身耗能高、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冲程、冲次可调,维修、拆装方便,操作安全,产液量高,耗能少,运行成本低的冲程可调式节能液压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冲程可调式节能液压抽油机,由机架、齿轮组、液压传动机构、齿条、天轮、吊重绳及抽油杆构成,在液压传动机构的两侧对称安装两个机架,每一个机架上分别固装一个齿轮组与两个天轮,两个齿轮组分别与液压传动机构两端所安装的齿条分别啮合,该齿轮组通过吊重绳与天轮牵引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液压传动机构由连通器、活塞、液压泵构成,连通器内固装一液压泵,两个活塞分别安装在连通器两端的型腔内且在连通器型腔内的两个活塞之间灌装有驱动液。
而且,所述的连通器两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注液孔,该连通器下部设置有一排液阀。
而且,所述的液压泵为齿轮泵、叶片泵、旋转活塞泵或者螺杆泵的其中一种,并且上述液压泵均连接有电动机换向器。
而且,所述的连通器内在液压泵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液压油开关。
而且,所述的两个活塞分别安装在连通器两端的型腔内,并且两个活塞的上端分别各与一齿条的下端固装,每一齿条与相应的齿轮组啮合。
而且,所述的两个齿轮组均通过吊重绳与天轮分别牵引一个抽油杆。
而且,所述的两个齿轮组一个通过吊重绳与天轮牵引抽油杆,另一个通过吊重绳与天轮牵引吊重箱,该吊重箱与固装在机架上的轨道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抽油机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同轴固装异径副齿轮,并且通过该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通过调整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齿数比或者副齿轮直径的大小实现整个抽油机的冲程以及冲次可调,并且本抽油机也可以通过对泵的排液量的控制来调整冲程及冲次。
2.本抽油机的液压传动机构采用连通器原理,即通过液压泵、活塞以及驱动液的配合驱动齿条带动齿轮组牵引吊重绳,且两端的吊重绳均可以安装抽油杆并相互配合进行抽油工作,由此省掉了上吨的滑块和曲柄,大大降低了安装、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安全风险。
3.本抽油机两端的吊重绳可以分别连接抽油杆以实现双井的同时作业,且只用一台小功率液压泵既可完成,大大降低了耗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加了利润率。
4.本抽油机连通器上设置有液压油开关可以直接控制驱动液的流向,方便液压泵的拆装;而且该液压油开关也具有刹车功能,通过液压油开关的开启和闭合可以使该抽油机及时停机,应变能力较强。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冲程、冲次可调,维修、拆装、使用方便,操作安全,产液量高,耗能少、运行成本低,是一种创新性较高的冲程可调式节能液压抽油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连通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长良,未经丁长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调节机
- 下一篇:一种低温无铅搪瓷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