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522.1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5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金叶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A63B24/00;A61B5/0245;G09F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器材 仪表 显示 储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健身器材,例如跑步机、健身车等,因不受户外环境的限制,可借由该等健身器材在室内获得所需的运动量及健身效果,所以普遍受到城市人的喜爱。
前述健身器材基本上配设有相关的电子控制元件,例如各感测器,用以侦测运动的速度、里程数、心跳值等资料,然后输入至一仪表10装置,并由其上的LCD小面板11,如图1所示,以显示使用者的运动量及体能状况。
再者,目前健身器材上大都有磁控式附图负载装置的应用,而这种阻力负载装置类似变速的功能,用以改变跑步或踩踏的阻力,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体能要求,达到最佳的运动量状态,并于该LCD小面板11上显示其阻力大小。
前述设在仪表10上的LCD小面板11,其体积太小,使用者在运动中不方便低头观看,且受限于其显示功能,而无法做其他形式的运用;故,现有健身器材的显示功能不佳,尚有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其可显示运动状态,让使用者一边运动,一边即可了解其运动量及整个生理状态,以便随时作调整,达到最佳健身效果,并能随时进行完整分析及评估,达到双向沟通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包含:一健身器本体;一仪表,是设于该健身器本体前方的架体上,其表面具备一按键/讯号输入单元,用以将讯号送至内部的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仪表包括有:一微处理器(MCU),是设于该仪表内部,并与一电源供应单元连接,以供应其所需电力;一AV OUT控制元件,是与该微处理器连接,用以将该微处理器的资料,以Audio(声音)及Video(影像)讯号输出;一大型显示器,具有AV IN控制元件,其借由一AV讯号线与该仪表的AV OUT控制元件连接,用以显示使用者的运动状态。
前述的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其中仪表还设有一USB插座,供一具USB介面的可携式储存元件插接。
前述的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其中可携式储存元件由随身碟及MP3两者任一构成。
前述的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其中处理器包括与一健身器本体内的负载控制装置连接,用以调整预定的运动阻力。
前述的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其中健身器本体的架体上还设有一用以侦测心跳值的电压感测单元,该电压感测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前述的健身器材仪表显示储存装置,其中处理器还连接一无线接收电路,用以接收戴/绑在使用者手/身上的心跳侦测器所发出的心跳频率讯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显示运动状态,让使用者一边运动,一边即可了解其运动量及整个生理状态,以便随时作调整,达到最佳健身效果,并能随时进行完整分析及评估,达到双向沟通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健身器材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运用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运用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中标号说明:
10仪表 101 AV OUT控制元件
11小面板 12按键/讯号输入单元
13微处理器 14电源供应单元
15AV讯号线 16大型显示器
161 AV IN控制元件 17 USB插座
18负载控制装置 19无线接收电路
20健身器本体 21架体
30可携式储存元件 40电压感测单元
50心跳侦测器 51心跳侦测单元
52无线发射电路 61、64个人电脑
62平台伺服器 63服务提供伺服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金叶,未经洪金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