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滤心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261.3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许雅歌;许雅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雅歌;许雅音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心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更换及组合不同滤材种类,并方便掌握滤材更换时机的滤心模组。
背景技术
「水」对于人类而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天然资源,其重要性在于人体本身绝大部分是由水分组成,水分的吸收是人体维持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既然「水」是如此重要,因此国际上甚至视「自来水」的质量为一个国家社会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先进城市如日本东京,其自来水可以生饮,然而一样是首都,泰国曼谷的自来水却被严重警告不得生饮。而在国内尽管相关单位已在推动「自来水生饮计划」,但因台湾自来水水质仍未达到生饮标准,且人们对于自来水普遍缺乏西方国家「处理过的水(treated water)」的认知,因此在主观/客观条件均未臻成熟的状况下,自来水生饮仍是一条漫长的路。
在人们对于自来水质量仍缺乏信心的因素下,因而使「滤水设备」成为热门的产品与产业,一般家庭为取得较佳质量的饮用水,安装滤水器者不在少数,而滤水器因过滤原理不同,售价亦极为悬殊,如采取RO逆渗透原理的滤水器,是目前构造最为复杂的滤水设备,其不仅售价高,且使用成本亦高,原因在于RO逆渗透膜滤材原即昂贵,且其构造十分娇贵,使用时通常须采用三段式滤心设计,以确保逆渗透膜滤心不被破坏;另利用RO逆渗透膜滤水,每产生一公升的水,必须排放二公升的废水,其使用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又目前市面上亦有一种滤水壶,可满足小量用水的需要,如图8所示,该等滤水壶包括有一外壶70、一跨设于外壶70开口处的储水胆80;又请配合参阅图9所示,该储水胆80底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滤心室81,滤心室81底部是呈透空状,其内部供容置一滤心90;储水胆80内注入自来水,由水利用本身的重力通过滤心90,由滤心90滤除水中杂质、污染物后进入外壶70内部,而外壶70内的水即可供取用。
前述滤水壶目前在市面上颇受欢迎,主要原因在于使用方式非常简单,且用水是经过滤心过滤,质量与安全均有相对程度的保障。尽管如此,该等滤水壶就实用性而言仍有诸多可待商榷之处:
1.单一滤心无法适应不同的水质滤净需求:由前述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滤水壶是在储水胆80中安装单一的滤心90,不管滤心90中的滤材是单一种类或混合式,均仅适用一特定的水质,然而不同地区的水质状况并不相同,以相同的滤材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水质,在滤净效果与效率上显难符合理想;例如,台湾南部地区的水质硬度较高(即一般称硬水),欲将其软化成软水,滤心应以离子交换树脂为主,若使用地区的水质含较高的水中有机物如:农药、三卤甲烷、臭味分子等,则较容易为活性碳吸附,因此,其滤心采用的滤材适合以活性碳为主。由此可见,若只使用单一滤心,显然无法同时满足各地区不同水质的滤净需求。
2.无法有效掌握滤心更换时机:前述的滤水壶虽其外壶70多半采用透明材质,但其储水胆80及其底部延伸的滤心室81均呈非透明状,甚至滤心室81内设滤心90的外壳亦为非透明状。在此状况下,使用者并无法直接由滤水壶的外观判断其内部滤心90的使用状况,因而无从掌握该滤心90是否已达到更换时机。一般使用者对于滤心的更换,大部分凭记忆及印象,但此种方式非常不值得信赖,亦容易误失更换的最佳时机;另市面上滤水壶亦有在其壶盖上安装号码轮式日期标示器,希借由设定下次更换日期,以提醒使用者注意,然而此种方式亦仅限于消极的提醒,且不同的水质直接影响滤心的使用寿命,不同的使用者对于滤心的使用标准亦不相同,故单纯由设定时间作为更换滤心的依据,亦不甚恰当。
由上述可知,现有滤水壶虽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仍存在较难配合各种水质滤净要求、滤心更换时机难以掌握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滤心模组,其可适应不同的水质更换及组合不同的滤材,以适用于不同的滤净条件,此外,使用者可直接由外观判断滤材的使用状况,而易于掌握更换时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滤心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是呈中空状而具容置空间,其为透明材质且具有一底部及一开口,该底部上形成有一出水口,并设有一第一组合件,供与相邻的滤心模组连结;一壳盖,可拆卸地结合于前述壳体的开口上,以封闭壳体的开口,该壳盖上形成有一入水口,并设有一第二组合件;其中,入水口是对应于壳体上的出水口,又第二组合件是匹配于壳体底部的第一组合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雅歌;许雅音,未经许雅歌;许雅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