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旋吸泥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042.3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7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章大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大初 |
主分类号: | F04F5/24 | 分类号: | F04F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莎莉 |
地址: | 3000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旋 吸泥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浚用泵类,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龙卷风反旋负压原理,进行深水水底吸呢与排泥的气旋吸泥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用于疏浚挖泥船的泥泵,一般均为离心泵,无论是采用电动,还是液压,均存在着排泥过稀,不适合装驳外运的缺陷。另外,使用时,对水的深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气旋吸泥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吸泥泵、吸泥管和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泵体分为内、外两层,内泵体1的上、下分别连接排泥管2与吸泥铲3,排泥管2通过管道与气水分离器连接,外泵体4的顶端与高压气进气管5相连,内、外泵体1、4之间,在内泵体1上固定连接有6-10个呈反时针方向排列的喷嘴6。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利用龙卷风反旋负压原理,进行深水水底吸呢与排泥,作业深度可达200m,排泥浓度约50%-60%,适合装驳外运,效率高,一般生产率360-400m3/h,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图2中:1.内泵体,2.排泥管,3.吸泥铲,4.外泵体,5.进气管,6.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泵体分为内、外两层,在内泵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排泥管2与吸泥铲3,排泥管2通过管道与水面上的气水分离器连接,外泵体4的顶端与高压气进气管5相连,内、外泵体1、4之间,在内泵体1上的同一高度处固定连接有8个(一般为6-10个)呈反时针方向排列的喷嘴6。即可利用龙卷风反旋负压原理,进行深水水底吸泥与排泥。因为,龙卷风是一股由四周空气迅速向中央集中形成的反旋上升气柱,具有巨大的掀翻力与提升力。当外泵体4注入高压气体时,通过气嘴6喷入内泵体1的空气呈反时针方向转动。泵体置于水底,旋转空气沿排泥管2上升,泵体外压力大于泵体内压力,泵体下连的吸泥铲3内也形成负压,进行吸泥。吸进泵体内的泥沙,与空气混合,沿排泥管上升至水面,通过气水分离器,泥少装驳外运,而空气则外排,完成整个吸泥过程。使用时,一般用四个相同的泵组成一组,进行吸泥,外泵体4直径取250mm,内泵体1直径取150mm,采用8个喷嘴6,喷嘴6的口径为16mm。排泥与吸泥管的口径均为150mm。空气动取26.0m3/min,8.6bar。排泥浓度约50%-60%,生产率360-400m3/h,作业深度可达200m。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利用龙卷风反旋负压原理,进行深水水底吸呢与排泥,作业深度可达200m,排泥浓度约50%-60%,适合装驳外运,效率高,一般生产率360-400m3/h,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大初,未经章大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电解槽换阳极局部收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叉车动力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