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警报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859.9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宗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宗鸣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G08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锁,它既有普通锁的功能又有警报的功能,又有电铃的 功能,它适合需要警报配合的锁具。
现有的锁具当有人破坏它时,它只能任由歹徒破坏,而不能发出警报声,譬如有人 将锁芯强行搅烂,有人向锁芯内塞东西,它只能任人践蹋,不声不响,实为可怜。有的 防盗门为了防止锁芯中被人塞东西,在锁的外面罩个数字防堵器,但一些老人不会用, 常常是拿着钥匙开不开锁,另外很多防盗门安装了一套独立的门铃,用以门外的客人与 门内的主人联系,这样就增加了防盗门的成本。本警报锁有兼作门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锁具,使原锁具在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只 作少量改动与电子电路相结合,使原锁具在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警报和门铃的 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原有锁芯的外部制作一个警报环,在警报环与 锁芯之间有一个绝缘环把锁芯与警报环隔开。有一个外罩把警报环和绝缘环、锁芯牢固 的装在一起,并且使警报环与锁芯和外罩之间处理好绝缘不能导电,有一根导线与警报 环相连接导通,这根导线的另一端与555型时基电路IC的2、6脚相连接导通,555型 时基电路IC组成了一个施密特电路,当有人触摸警报环时,这个人的人体散杂电压就 通过报警环和导线进入到555型时基电路中了。555型时基电路的3脚便输出高电平, 使蜂鸣器和扬声器发出很大的响声。如果这个人是一个歹徒,将会被这突然的响声吓的 魂飞魄散、落慌而逃。蜂鸣器可以装在室内,扬声器可以装在室外或楼梯的过道中。如 果有歹徒想破坏防盗门的锁,必然会触碰警报环,这时室内外会响声大作,蜂鸣器的响 声通知了室内的主人,室外扬声器的响声通知了邻居,那么这个歹徒还敢继续作案吗? 同样如果小流氓想向锁孔内塞什么东西也会遭到同样结果,这样就可以防止锁孔被塞的 麻烦。如果家人或客人心情平静坦然的触摸警报环、蜂鸣器和扬声器也会响起来,这时 这个报警装置又可以兼作电铃用。如果房主人自己在开锁时,在插钥匙时,只要注意点, 是可以不碰警报环的、蜂鸣器和扬声器可以不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盗锁,使普通锁的机械结构与电子装置结合 起来,使普通锁增加了一种警报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警报锁警报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2是警报锁警报电路的原理图。
参照图1,一个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金属警报环[5]与锁芯[6]、外罩[1] 必须全面彻底绝缘,它们中间有绝缘环[3]将它们隔离开。警报环[5]在锁孔[4]的外面。 它与锁孔[4]之间位置是相对对称的,警报环[5]是圆形的。它的直径略比插入锁芯[6]部 分钥匙的宽度(扁形钥匙)或直径(圆形钥匙)大一些,警报环[5]与绝缘环[3]之间用 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固定在一起,外罩[1]与警报环[5]之间也要绝缘,警报环[5]与锁芯 [6]、外罩[1]之间的电阻为无穷大。绝缘环[3]中有一个导线孔[2],使一根套有绝缘外层 的导线[7]通过,导线[7]的一端与警报环[5]相连接导通,另一端与图2的555型时基电 路[9]的2、6脚连接导通,555型时基电路[9]的4、8脚与电源正极相连导通,555型时 基电路[9]的1脚与电源负极相连导通。有一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 与555型时基电路[9]的2、6脚相连导通,电阻R(8)的阻值可根据警报环的灵敏度的 需要选择,电源电压在6-15V之间选择,图2中的HA[10]是内部设有振荡器的蜂鸣器, VT[11]是功率放大器可根据需要选择,扬声器[12]的功率,可根据需要与功率放大器 VT[11]匹配即可。把图2中的元件组装在一块线路板上,当有人能碰到警报环[5]时,人 体的散杂电压就通过报警环[5]和导线[7]、555型时基电路[9]的2、6脚进入555型时基 电路[9],这时555型时基电路的3脚便输高电平,使蜂鸣器HA[10]和扬声器[12]发出很 大的响声,如果触碰警报环的人是歹徒,足以把他吓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宗鸣,未经赵宗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