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比减压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007.X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显佗;刘军辉;李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昌 |
主分类号: | F16K17/02 | 分类号: | F16K17/02;G05D16/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21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管道上使用的减压阀.特别是一种定比式减压阀,属于管道机械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定比减压阀既有螺纹联接也有法兰联接,但都是整体安装和拆卸,活塞和其他零部件都在阀体内部.
已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96237142.4,定比式减压阀,公告号CN2280816,是一种法兰联接,已知的发明专利申请CN03101723.1,用在供水系统中的定比减压阀,公告号CN1472460,是一种螺纹联接,都是活塞和其他零部件安装在阀体内部,需整体安装和拆卸的定比式减压阀.检修时必须把整个阀体拆下,不能实现在线检修。特别是检修完毕后,由于管道应力及热胀冷缩的影响,二次安装就变得很是费力,不宜安装就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比减压阀,解决了现有定比减压阀门结构不合理,检修时须整体拆卸、费工费时的缺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阀体、活塞、底座、O形圈、密封环、密封圈,定比减压阀水平安装,阀前压力高压口和阀后压力低压口均设计为螺纹连接,其特征是定比减压阀还包括阀盖和螺栓,底座和阀体之间由O形圈密封,底座和阀体是用螺栓可拆卸连接的,阀盖和阀体之间由O形圈密封,阀盖和阀体之间用螺栓可拆卸连接的,活塞与O形圈、密封环、密封圈等构成的组件是从阀盖侧滑动配合装配于阀体内并可从阀盖侧可拆卸维修的。阀盖可以是端向带密封槽的,也可以是阀盖与阀体配合轴径的径向带密封槽的。底座是具有环形槽,阀体具有阶梯的圆柱形型腔,并在阀体上开有阀体纵向孔和排放孔,活塞具有活塞纵向孔、活塞横向孔,阀体纵向孔是与活塞横向孔、活塞纵向孔、阀座环形槽相连通的。
本实用新型定比减压阀内部活塞的两端面积成特定比例,且受阀前压力及阀后压力作用,当阀前压力及阀后压力的比值大于阀门的额定比例时,活塞开启,液体通过高压阀前压力端口经环形槽到低压阀后压力端口,同时,液体经环形槽和阀体纵向孔到达活塞横向孔,然后由活塞内部的活塞纵向孔流向活塞的上腔,压力升高,活塞向下移动并减少阀门开度,同时部分气体可从排放孔排掉。活塞两端的面积差构成了阀前阀后的压力差,且成比例关系。进出口端减压比与进出口活塞面积比成反比。选择阀芯的进口作用面积和出口作用面积,便可得到所要求的压力比,且比值近似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和阀体分体安装,克服了其他整体安装阀门受管线应力影响检修拆卸后重新安装困难的弊端。安装本实用新型定比减压阀安装和拆卸非常便利,维修时只需打开阀盖即可,不需将定比减压阀整体从管网中卸下来;可实现在线检修和更换零部件。该阀运行可靠,少无噪声,节能,可实现低压、定压输送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定比减压阀包括阀体6、活塞5、底座1、O形圈2和10、密封环3、密封圈4和11,定比减压阀水平安装,阀前压力高压口和阀后压力低压口均设计为螺纹连接,底座1具有环形槽S1,活塞5具有活塞纵向孔K1、活塞横向孔K2,阀体6具有阀体纵向孔K3、排气孔K4,定比减压阀还包括阀盖和螺栓,底座和阀体之间、阀盖和阀体之间分别用螺栓相连接。内部活塞5的两端面积成特定比例,且受阀前压力P1及阀后压力P2作用,当阀前压力P1及阀后压力P2的比值大于阀门的额定比例时,活塞5开启,液体通过高压阀前压力P1端口经环形槽S1到低压阀后压力P2端口,同时,液体经环形槽S1和阀体纵向孔K3到达活塞横向孔K2,然后由活塞5内部的活塞纵向孔K1流向活塞5的上腔B,由于活塞5上端的面积远大于下端面积,当压力升高,活塞5就向下移动并减少阀门开度。活塞5向下移动时部分气体可同时从排放孔K4排掉。活塞5两端的面积差构成了阀前阀后的压力差,且成比例关系。进出口端减压比与进出口活塞面积比成反比。选择阀芯的作用面积A1和A2,便可得到所要求的压力比,且比值近似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昌,未经李云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