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713.2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3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林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50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潜水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离心泵,尤其涉及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大理石切割加工业规模逐渐壮大。众所周知,大理石切割加工中,需要用水对大理石切割设备进行冷却,所述的循环水中含有大量的石粉和细颗粒及烧碱,对泵的轴部密封件磨损、腐蚀严重。
用于提供冷却循环水的设备主要有离心泵、管道泵、潜水泵、长轴泵等。这些泵无一例外的泵轴部都需要设有轴承和密封件,由于上述的循环冷却水对泵轴部密封磨损严重,水泵故障经常出现,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潜水泵电机轴承也会损坏,严重时会造成电机短路烧毁。
离心泵和管道泵虽然电机不在水中,但轴部密封件需要经常更换,特别是离心泵采用盘根绳密封磨损更快,若维护不及时,就会损坏泵轴部密封和轴承。此外,前述的这两种水泵还需要设置底阀止水,引水使吸水段形成真空,一旦漏气、底阀故障,引水上水更困难。
所述的长轴泵电机虽然在水面之上,泵头潜入水中,但泵头部分也有轴承和密封件。如果这种泵用在含有石粉和/或腐蚀性物质的水中,其轴承和密封件也会很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使电机不在水中而处在水面之上,潜入水中的泵头部分无轴承、无轴部密封件,以延长所述的水泵的使用寿命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主要包括电机、泵体、叶轮、泵轴、连接管、泵体上盖、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处于水面之上,能避免电机遭受石粉和碱液等腐蚀性物质的损害;在位于法兰以上的所述的连接管侧下部设有进水口;在泵体上盖与泵轴之间设有进水通道,未设置轴承及轴部密封件,可延长其使寿命;在泵体的底部设有放水螺栓。
上述的无密封潜水离心泵,其所述的进水口设有2个、3个或4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无底阀不需要引水,电机不在水中而处于水面之上,因此,避免电机受碱液的浸泡腐蚀和出现短路,可以进一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2)取消了潜入水中的泵体部分的轴承和轴部密封件,泵体的使用寿命比现有技术延长3倍以上;结构简单,造价较低。
(3)由于电机处在水面之上,潜入水中的泵体部分又无轴承及轴部密封件,因此,基本上无故障,故障率明显的下降,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均得到显著的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泵体 2-叶轮 3-叶轮固定螺栓
4-放水螺栓 5-进水通道 6-泵体上盖
7-进水口 8-泵轴 9-连接管
10-泵体上盖固定螺栓 11-连接管螺栓
12-电机 1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如下:
实施例
从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主要包括电机12、泵体1、叶轮2、泵轴8、连接管9、泵体上盖6、出水管13,其特征在于;该泵除处在水面之上的电机12设有轴承之外,潜入水中的泵体部分在位于法兰以上的所述的连接管9侧下部设有进水口7;在泵体上盖6与泵轴8之间设有进水通道5,而未设置轴承及轴部密封件,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泵体的底部设有放水螺栓4,以供排除泵体内积存的水,然后将泵体放在地面上,以防止泵内水进入电机中而造成短路。
上述无密封潜离心泵,其所述的进水口7,可设有2个、3个或4个。以保证进、出水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上述无密封潜离心泵,其出水管13是通过螺纹与泵体的上部连接固定。
下面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详细说明如下:上述的一种无密封潜水离心泵,其所述的电机12通过连接管9下部法兰与泵体上盖6之间用连接管螺栓11连接固定;所述的泵体上盖6与泵体1两侧上部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电机12与泵轴8的一端相连。该泵轴8的另一端处在泵体1的泵腔内,其上固定有叶轮2,该叶轮2通过叶轮固定螺栓3与所述的泵轴8连接固定,也可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的连接管6位于法兰以上的侧下部设有进水口7,该进水口7可设有2个、3个或4个;在泵体上盖6与泵轴8之间设有进水道5;在泵体1的上部设有以螺纹与泵体1连接固定的出水管13;在泵体1底部设有放水螺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林,未经张洪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