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气体泡沫和细水雾消防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670.8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绍辉 |
主分类号: | A62C31/12 | 分类号: | A62C31/12;A62C31/03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齐安全;张晶 |
地址: | 130031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气体 泡沫 水雾 消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消防领域的灭火装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气体泡沫和细水雾消防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常规消防灭火装备中消防炮喷射的是水或泡沫液等灭火介质,通常是以水柱状或大水滴喷射到燃烧物上,对着火物体进行扑救,这样对着火物体以及被困人员有着很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也就是说由于冲击力的作用,很容易使油桶、油罐、人员等倾翻,造成次生灾害。并且灭火介质用量很大但利用率却极低,相应的费用也很大。如果遇到大型火灾,大量灭火介质的及时供应就成为了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并且泡沫液或水雾低压状态不能大流量远距离喷射。
压缩气体泡沫(也称A类泡沫)其优点是:
1、出口处泡沫动量大,可以喷射到较远距离,且不易被风吹散;
2、泡沫均匀,稳定性好,阻火有效时间长;
3、可获得泡沫的膨胀比范围大,调节容易;
4、扑火效率高,泡沫灭火介质用量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进口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占领了国内市场,但由于其价格高,功能单一,喷射距离较近,结构过于繁杂而难于普及。为了尽可能地使该先进的灭火方式予以普及,压缩气体泡沫和细水雾多功能消防炮从根本上对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创新设计,利用两相流体的压差在输出端混合方式,既利用压缩气体泡沫和细水雾多功能消防炮工作时压缩气体泡沫混合液与压缩气体的混合是在炮口喷射装置中完成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进口压缩气体泡沫系统为输入端混合,既将压缩气体泡沫混合液流经复杂的混合管路与压缩气体混合后由炮口向外喷射,结构繁杂庞大,维护费用和制造成本极高。
常规灭火设备中消防炮所喷射的多为柱状水流,其在灭火或冷却中利用率极低,绝大多数的灭火介质被浪费掉,白白的流走了,其中仅有很少一部分起到了作用。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主要是灭火介质在喷射后的形状不合理。根据消防灭火科学研究发现,利用细水雾灭火比常规消防炮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突出特点是:
1、水在由液态蒸发为气态时,其吸收热量的能力最大,灭火降温冷却效果最佳;
2、由于大量的液体气化,使水蒸气的含量迅速增加,同时空间内的含氧量也随之急剧减少从而使火焰被窒息;
3、由于灭火介质以水雾状态进入火场,在灭火过程中水雾迅速蒸发,形成吸热屏障,遮断热辐射的传递。可作为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时的保护;
4、由于灭火介质被雾化,所以其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就非常小,在喷射到物体或人体上时不会产生很大刺痛感,更不会使油桶、油罐、人员等倾翻,其破坏力相对于传统消防炮要小了很多;
5、扑灭同一场火灾,压缩气体泡沫和细水雾多功能消防炮灭火介质的使用量相当于常规消防炮用量的三分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气体泡沫和细水雾消防炮。其是一种可以喷射A类泡沫、B类泡沫(普通泡沫)、细水雾、超细水雾、普通水柱等各种性能和状态的灭火介质的多功能消防炮。
参阅图1至图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座,水平回转机构,水平回转炮管,仰俯回转机构,仰俯回转炮管,炮口喷射装置,炮口外露输气管,炮内输气管装置和泡沫液导入装置组成;立式底座下端的压力水进口与压力水源的水管固定连接,底座的上端通过水平回转机构与水平回转炮管的下端动配合连接,水平回转炮管的上端与仰俯回转炮管的进水端通过仰俯回转机构动配合连接,仰俯回转炮管的排水端与炮口喷射装置的压力水进水端固定连接,靠近炮口喷射装置进水端的进气口与炮口外露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炮口外露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炮内输气管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炮内输气管装置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泡沫液导入装置也固定在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绍辉,未经杨绍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器防瞬时断电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卡连接器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