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秧椅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340.9 | 申请日: | 200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2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平 |
主分类号: | A01B75/00 | 分类号: | A01B7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成铭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磊 |
地址: | 130505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田间工作人员运载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秧椅橇,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A01B 75/00。
背景技术
目前,农民栽种水稻时还在采用人工插秧。单纯的人工插秧需弯腰曲背,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插秧者易疲惫,产生心理烦躁,插秧中想休息或取秧苗要回到田埂地头(取秧可到田间的指定地点,但也不便),水田中通常无法随时坐下休息,即便安放一把或数把坐椅,也不能保证随时在身边,另外现有四条腿的坐椅也不适用于水田中泥淖的环境。单纯的人工插秧的工作方式的不足是:一方面插秧效率低下,不利于抢季节及时栽种,另一方面影响插秧的质量,在实现精耕细作,稳产高产方面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秧椅橇,以克服现有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坐椅的椅腿的下端安装有一对滑撬。
坐椅相对于滑橇的高度可调节,椅腿下端为管状结构,上有高度调节螺栓,滑橇上装有立柱,立柱可插入到椅腿中。
坐椅的侧面装有扶手。
坐椅的侧面装有可挂秧苗容器的挂环。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易于普及推广,能有效地解决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和插秧质量不稳的难题,提高劳动效率,改善插秧质量,利于精耕细作,稳产高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立体图。
图1中,1、坐椅;2、椅腿;3、滑橇;4、高度调节螺栓;5、立柱;6、扶手;7、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
本实用新型的坐椅1及其上面的椅背、椅面、四个椅腿2、两个扶手6、四个挂环7,以及两个滑橇3、两个(也可配多个用于周转)秧苗容器均由工程塑料为原料加工制成,连接处均采用塑料焊接工艺,也可以用塑料模具整体一次加工成型,基本尺寸为:椅背宽40cm×高40cm,椅面宽40cm×深35cm,椅腿2高30cm,扶手6高20cm,滑橇3长120cm×宽18cm,秧苗容器长35cm×宽200cm×高10cm(每个可盛带土的抛秧苗400株,两个可盛800株)。
四个椅腿2下端的10cm段为管状结构(通过榫槽或焊接方式连接),由2cm×2cm的方管制成,其上的侧面均有高度调节螺栓4,其突出端均朝向坐椅1的内侧,以免不慎刮到人腿,四个立柱5由1.5cm×1.5cm方钢制成,两个一组与滑橇3用现有的常用机械紧固方式相连接,滑橇3的两端翘起。
将四个立柱5插入到四个椅腿2中,通过高度调节螺栓4使坐椅1相对于滑橇3的高度可随意调节;坐椅1的两侧面装有扶手6;坐椅1的两侧面装有四个(每侧两个)可挂两个秧苗容器的挂环7。
夏天为遮阳和防雨,可在坐椅1的椅背上安装插管,放置伞具;为使坐着的插秧者更舒适及便于其臀部施力于坐椅1推动本实用新型行进,在椅面上可加工出与臀部形状相对应的凹槽;为增加强度,在四个椅腿2之间加四个椅撑。
本实用新型的的使用方法:
在水田中,插秧者按需要通过高度调节螺栓4调整好坐椅1的高度,两侧挂好两个盛苗的秧苗容器,用脚蹬泥土倒退行进,坐着插秧,不易疲惫。当左右方向稍有偏离时,用臀胯部位作用于两侧的扶手6及椅面,会及时修正滑橇3的方向。与单纯的人工插秧一样,可同时插三行,一次使用用两个秧苗容器共带800株苗,可连续插秧40~50米(三行),秧苗容器可备多个周转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平,未经张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