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流孕育装置用可调下料管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216.0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段华荣;吴志刚;康惠春;范巧变;朱永生;李静;李文军;师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3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孕育 装置 可调 下料管 总成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浇注随流孕育装置用的可调下料管总成。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技术中的振动给料或螺旋给料的随流孕育装置所采用的下料管总成如图1所示,主要由下料管1、型三通管组件2和内螺纹直通接头2b组成。型三通管组件2的左部短管上端联接随流孕育装置25底部漏料斗25a,右部长管上端联接压空气路组件25b,下端通过内螺纹直通接头2b联接下料管1。当设置在外部另设的联接板26上的随流孕育装置25工作时,孕育剂进入下料管总成,并在压空气路组件25b的气力输送下,快速冲出下料管1出口,飞向浇包27翻转浇注时的铁水流中,实现对所浇铸型砂箱28的晚期孕育。
另由图1知,锥点2a为型三通管组件2的交点,下料管1可绕轴线在360°范围内旋转,形成锥角为α的倒锥体,其下料管1出口通过在倒锥体底平面的圆周位置上调整,以满足其出口指向对准浇注铁水流的孕育需要。其中锥角α一般取60°。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总成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1.由于随流孕育装置25受浇注现场安装位置所限,使得下料管1出口虽经水平面转角调整但仍不能保证其出口指向对准铁水流,只能将下料管1出口处煨弯,调整空间转角,以满足使用需要。如图2所示;
2.适度加长下料管1的长度,随流孕育装置25可远离浇口设置,避免其长期受高温烘烤,使其受到保护。如果加长下料管1长度,在外界震动干扰下,下料管1易产生摇摆晃动,其出口指向时常偏离铁水流,达不到应有的孕育效果;
3.如果采用刚性支撑加长下料管1,虽可减少下料管1出口的摇摆晃动,但难以满足多浇口铸型砂箱对其出口指向的快速适时调整需要,尤其是难以满足在手工浇注流水线上设置随流孕育装置25时对其下料管总成能够一起随行移动的配备要求。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流孕育装置用的可调下料管总成,不仅能够满足下料管出口指向对准浇注铁水流的空间转角调整和适度加长下料管长度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多浇口铸型砂箱对其出口指向的快速适时调整需要及在手工浇注流水线上设置随流孕育装置时对其下料管总成能够一起随行移动的配备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随流孕育装置用可调下料管总成,包括下料管1、型三通管组件2、两个带拉杆弹性夹组件3、万向中通球形接头4、两块支撑板5和两个可转向支撑组件6。型三通管组件2的左部短管上端联接随流孕育装置25底部漏料斗25a,右部长管上端联接压空气路组件25b,下端通过万向中通球形接头4联接下料管1;随流孕育装置25底部四个底脚与外部另设的联接板26之间联接有两块支撑板5,每块支撑板5上R圆弧端联接一个可转向支撑组件6;两个带拉杆弹性夹组件3一端的弹性夹头套在下料管1外,与下料管1滑动联接,并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另一端的拉杆与两个可转向支撑组件6滑动联接,也可通过紧固件固定。
由上所述的可调下料管总成中的下料管1,不仅可使其下料管1绕轴线在360°范围内旋转,形成锥角为α倒锥体,也可使其采用万向中通球形接头后形成的下料管1依据需要调整的β角度绕其轴线在360°范围内旋转;β调整角度为0~60°之间,并以下料管1中心线为角平分线。
由上所述的可调下料管总成中的两块支撑板5,采用随流孕育装置25底部四个底脚安装在外部另设的联接板26上时,可将其支撑板5设置在二者之间,也可将其设置在随流孕育装置25外部四周一侧;采用吊装设置随流孕育装置25,可将两块支撑板5直接设置在随流孕育装置25底部的四个底脚上。
由上所述的可调下料管总成中的万向中通球形接头4,包括带螺纹万向球头7、螺母8和螺纹万向球头套9。带螺纹万向球头7上端联接型三通管组件2下端出料口,下端设置在螺纹万向球头套9的球窝内;螺纹万向球头套9的下端联接下料管1。
由上所述的可调下料管总成中的两个带拉杆弹性夹组件3,包括开槽弹性夹头10、拉杆11、带孔联接板12、垫片13、螺母14和螺栓15。拉杆11焊合在带孔联接板12下端;带孔联接板12嵌入开槽弹性夹头10的开槽中,螺栓15穿过带孔联接板12和弹性夹头10,通过旋紧螺母14使开槽弹性夹头10的开槽处产生弹性变形,将其联接紧固;焊合在带孔联接板12上的拉杆11可绕其螺栓15轴线旋转γ角,γ角取值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