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塔水蒸汽无动力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051.7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文辉安;刘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辉安;刘秀娟 |
主分类号: | F28F1/08 | 分类号: | F28F1/08;F28F2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103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水蒸汽 动力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水蒸汽回收循环利用设备,尤其是一种冷却塔水蒸汽无动力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冷却主要采用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冷却技术。为了提高汽轮机出力效率,需要将作功后的高温高压蒸汽凝汽后产生的废热通过冷却塔散入大气排走。冷却塔的作用就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汽,这些水蒸汽在带走废热的同时,也散入了大气而白白浪费掉了,既浪费了大量取水费用,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对环境影响严重。
为减少蒸发损失,冷却塔传统收水装置采用的是如图1中所示的波形收水器1。波形收水器其工作原理如图2中所示的利用水蒸汽在冷却塔中上升的过程中与外界冷空气相接触形成的小水滴在惯性作用下,水滴撞击到波形收水器上凝结成水从而实现回收。波形收水器由于湿空气与挡板的接触面积有限,水滴与挡板撞击次数有限,挡板间距过大,大部分小水滴直接从挡板间隙逸出,未参与撞击,致使90%左右小水滴不能得到有效回收,波形收水效率只有10%左右,收水效果不佳,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水蒸汽无动力回收装置,可提高收水效率,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减少取水费用,也不消耗动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水蒸汽无动力回收装置,包括收水器、集水池,其所述的收水器为网状收水器,在所述的集水池的一侧连接有集水池出水管,集水池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却池,冷却池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管。
所述的冷却池的水面低于集水池的水面。
所述的集水池出水管位于集水池的一侧底部、冷却池的顶部,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管位于冷却池的另一端底部。
所述的网状收水器可以由海绵组成,也可以由纤维织物组成。
所述的网状收水器如果采用的是海绵,则海绵的孔隙控制在至少1mm,厚度控制在至少50mm。
所述的网状收水器如果采用的是纤维织物,则纤维织物的孔隙控制在至少2mm,单层厚度控制在至少1mm,层数控制在至少10层,层与层之间孔隙不正对,适当交错。
所述的冷却池的容积为冷却水每小时循环量的至少2倍。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利用海绵或纤维织物等制作的网状收水器替代传统波形收水器,并增加供冷却水进一步冷却用的冷却池,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减少取水费用,也不消耗动力,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实用、节能降耗、有利于改善环境的冷却塔水蒸汽无动力回收装置。
网状收水器的孔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其孔隙直径可以做到接近水蒸汽中绝大部分小水滴的直径大小即3~5μm。同等体积情况下,网状收水器孔隙远远小于波形收水器挡板间隙,水蒸汽上升通路中网状收水器布置的层数远远多于波形收水器的2~4个正弦半波,因而,与水蒸汽的接触表面积远远大于波形收水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网状收水器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400m2/m3以上,而传统波形收水器的比表面积不到10m2/m3,网状收水器的比表面积是传统波形收水器的数十倍上百倍。其回收原理与波形收水器是一样的,也是利用水蒸汽在冷却塔中上升的过程中与外界冷空气相接触形成的小水滴在惯性作用下,小水滴撞击到网状收水器上,凝结成水从而实现回收。网状收水器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传统波形收水器,水蒸汽与网状枝的接触表面积远远大于传统波形收水器,小水滴与网状枝的撞击次数也远远大于传统波形收水器,网状收水器孔隙略大于小水滴直径,远远小于传统波形收水器,绝大部分小水滴在从网状收水器中通过的时候,很难直接逸出,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与网状枝的撞击中来,因而收水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波形收水器。由于携带废热的水蒸汽被回收进入到冷却循环水中,循环冷却水温度会上升,循环冷却水如果直接进入凝汽器冷却管进行冷却,不利于提高汽轮机出力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自然冷却后,方可进入凝汽器冷却水进水管道,参与凝汽器中高温高压蒸汽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辉安;刘秀娟,未经文辉安;刘秀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料瓶用双层瓶盖
- 下一篇:全姿势女性接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