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类零件离心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590.7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群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群收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63000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零件 离心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轮毂类零件的模具,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铸造轮毂类零件的离心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心铸造技术只能铸造圆柱类零件及内孔或外孔为圆柱形的零件,这使得铸造件的几何形状比较简单,无法满足市场对铸造件的需求,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进行创新,并在现有的模具内加设单砂套,以解决铸造件外形的变化需求,但该技术方案仍旧不能解决铸造件内部形状的问题。
为此,离心铸造领域及铸造企业急需一种能够通过离心铸造工艺铸造轮毂类零件的理想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用砂量小、降低制造成本的、能够铸造轮毂类零件的离心铸造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类零件离心铸造模具,包括模筒,设置在模筒两端部的挡板,设置在挡板中心的外浇注口,所述模筒内设置有外砂套和内砂套,所述外砂套与所述内砂套配套形成铸造件浇注腔,所述内砂套上设置内浇注孔,所述内浇注孔连通所述铸造件浇注腔和所述外浇注口。
所述外砂套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
所述内砂套粘结于所述外砂套。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内、外双砂模具组合,离心铸造技术,使得轮毂类零件能够通过离心铸造技术得以实现,而且,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具有制造灵活方便、经济实惠的特点;2、该技术用砂量少,污染小,环保,改善了铸造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3、采用该模具投入生产,投资小,见效快,具有投资性价比高的优点;4、该模具结构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减少铸造件浇口及补缩冒口的重量,提高金属液的收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轮毂类零件离心铸造模具,包括模筒1,设置在模筒1两端部的挡板2,设置在挡板2中心的外浇注口8;
所述模筒1两端部设置有若干定位销6,用以阻挡挡板2;
所述模筒1内设置有外砂套3和内砂套4,所述外砂套3与所述内砂套4粘结在一起,并配套形成铸造件浇注腔5;
所述内砂套4上设置内浇注孔9,所述内浇注孔9连通所述铸造件浇注腔5和所述外浇注口8。
所述外砂套上设置有出气孔10,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出气口7,所述出气孔10连通所述出气口7,以便于浇注时排出铸造件浇注腔5内的空气及监测浇注状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群收,未经杨群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太网方式无源光网络的网络定时分配系统
- 下一篇:MD高清数字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