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落地桅杆架直线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023.1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平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16H1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1039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地 桅杆 直线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抽油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落地桅杆架直线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直线式抽油机大部分采用塔式布局,即驱动和导向机构均在塔架顶部。为在作业时让开井口位置,其悬点导向轮在塔架顶部有伸缩或翻转机构。经实际使用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悬点导向轮外伸,使塔架的前后立柱负荷相差很大,加之设备重心高,前后立柱偏载,在较大载荷情况下驱动轮换向时,顶部平台有较大幅度的振摆,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不利于日常巡井人员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便于设备的维护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地桅杆架直线抽油机,可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便于设备巡查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地桅杆架直线抽油机,包括立架、底架、平衡箱、平衡导轮、悬点导轮、驱动系统,在所述的立架的上方通过销轴绞接有拉杆,拉杆的另一端绞接在桅杆架的上部,桅杆架的下部与底架绞接,悬点导轮安装在桅杆架的上方。
所述的底架固定在水泥底座上,驱动系统直接安装在底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驱动系统直接安装在底架上,由底架将驱动系统负荷传递至水泥底座来承载,避免头重脚轻的布置形式,消除塔架振动源,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便于设备巡查维护。
2、将前后载荷的支撑构件一分为二,采用立架支撑平衡导轮和平衡箱,桅杆架形式支撑悬点导轮,其构造简单;立架可承载平衡导轮和平衡箱负荷,桅杆架可承载悬点导轮负荷并直接将载荷传至基础,改善了承载构件的受力状况,避免了振动在承重构件之间的相互传递。
3、桅杆架下部与底架绞接,上部经拉杆与立架绞接,正常工作时可以保持悬点位置稳定,设备巡查维护检修作业时拆下拉杆与立架之间的销轴,即可向后拉桅杆架,让开作业空间。
4、在驱动轮上有两种绕绳方式,可以形象的分为“X”形绕绳和“U”形绕绳,两种绕绳方式在摩擦驱动轮上的围包角和偏角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绕绳方式。
5、这种结构形式同样适用于缠绕式驱动轮和其他形式的柔性牵引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架2安装在底架10上,底架10固定在水泥底座1上,驱动系统9直接安装在底架10上,驱动系统9由电动机13、联轴器12、减速器14和摩擦驱动轮15组成,电动机13通过联轴器12连接减速器14,减速器14与摩擦驱动轮15相连;在立架2上方安装有平衡导轮4,拉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绞接在立架2的上方,拉杆5的另一端绞接在桅杆架7的上部,桅杆架7的下部与底架10绞接,在桅杆架7的上方安装有悬点导轮6;缠绕在摩擦驱动轮15、平衡导轮4、悬点导轮6上的钢丝绳8的一端悬挂有平衡箱3,平衡箱3悬于立架2的中间空挡位置,钢丝绳8的另一端悬挂有抽油光杆11。
钢丝绳8在摩擦驱动轮15上有两种绕绳方式,如图1分别用点划线和双点划线表示,可以形象的分为“X”形绕绳和“U”形绕绳;两种绕绳方式在摩擦驱动轮上的围包角和偏角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绕绳方式。
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电动机13正反换向旋转可驱动摩擦驱动轮15带动钢丝绳8牵引抽油光杆11作上下往复运动。平衡箱3的作用是平衡悬点静荷载,减小驱动功率。当设备需要日常运行维护检修时,拆下拉杆5与立架2之间的销轴,即可向后拉桅杆架7,很方便地将悬点导轮6向后移位,让开作业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平,未经李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