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铁口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159.0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9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牛天仓;宋留建;李伟;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伟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67300河南省鲁山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铁口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出铁口,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铁口砖。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高炉铁口采用的砖体尺寸小,一般达数十块到几百块之多,同时铁口出孔是通过砖砌出来。这样,砌筑的砖缝多,整体强度低,砌筑时费时费力,使用中铁口漏煤气会引起砖缝扩大,使砖松动,渣铁碱金属渗透造成铁口组合砖破损严重。另外,常用的高炉铁口砖过去主要采用硅酸铝质材料(如粘土砖、高铝砖、复合棕刚玉砖、刚玉莫来石砖)和炭砖,硅酸铝质材料的抗碱性、耐剥落性和抗渣性不好;而炭砖抗氧化性不好,不耐冲刷,由于这些原因导致铁口砖与整体炉衬寿命不同步,影响了一代高炉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减少铁口砖砌体的砖缝,防止气体泄漏,杜绝渣铁、碱金属从砖缝中渗入炉衬内部,提高出铁口耐用性。同时从材质上解决粘渣、铁现象,提高铁口砖的抗碱性、抗渣性、耐剥落性。从而提供一种钻孔铁口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铁口上的用铝-炭-碳化硅材料制作而成的十一块或十一块以下砖体构成,在铁口中央处的砖体上开设有用于出铁水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充满铁口的砖为单一的整块。或者,设置在铁口的砖体为两块或五块或六块或八块或十一块组合。铁口中央处砖体上进出铁水的开口应是预先在砖体上钻好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设置在铁口上的用铝-炭-碳化硅材料制作而成的十一块或十一块以下砖体构成,且在铁口中央处的砖体上开设有用于进出铁水的开口。从而在砖型上采用大块砖,大大减少了砖的是数量,位于铁口中央位置的砖预先钻出铁口孔。这样,就减少了砌体尤其是铁口出铁水处的砖缝,避免了因砖缝多,漏煤气,造成局部炉衬发热和过早损坏,渣铁从砖缝中渗入炉衬的弊端。此铁口砖的抗渣性良好,导热高,热稳定性好,整体结构稳定,有效地保证的铁口部位的严密性,且砖型少,安装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铝-炭-碳化硅砖,从材质上解决粘渣、铁现象,提高铁口砖的抗碱性、抗渣性、耐剥落性/耐冲刷、抗氧化性以及导热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块整体式砖体构成铁口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块砖体构成铁口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六块砖体构成铁口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十一块砖体构成铁口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B-B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C-C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D-D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铁口上的用铝-炭-碳化硅材料制作而成的十一块或十一块以下砖体1构成,在铁口中央处的砖体上开设有用于出铁水的开口2。充满铁口的砖为单一的整块。或者,设置在铁口的砖体为两块或五块或六块或八块或十一块组合等。各视图中1#-11#表示砖的序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用在高炉的铁口部位,采用大块整体铁口或两块、六块、十一块组合砖铁口,在经成型、焙烧、机械加工后,根据用户要求,预先钻出通铁口,应用在高炉的出铁口部位,因其耐高温、耐冲刷、耐侵蚀、抗氧化、不粘渣铁,使铁水顺利流入铁水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伟,未经李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