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7775.2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李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汉阳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管 爆破 压力 测试 固定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橡胶管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能为爆破压力,其试验夹具组件是将待测橡胶管的两端的管口牢固密封,并外接打压设备,向橡胶管内注水打压至橡胶管爆裂,以便测定橡胶管爆裂时注水压力值的一套与橡胶管直接联接的装置。
传统夹具的工作原理为:堵盖插入橡胶管的管口中,用捆箍固定件(包括组合式金属卡套、金属卡箍或是铁丝等其中任意一种形式)捆绑橡胶管口,靠捆箍固定件的径向收紧,即在单方面上,夹持橡胶壁的内外两个工作面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压迫橡胶管壁紧密贴合堵盖,以防止在打压爆破过程中,出现堵盖从橡胶管口脱出或是水泄漏而掉压的情况。
传统夹具存在的问题:(1)捆箍的效果不够理想。大口径胶管进行试验时经常出现堵盖顶脱,夹持密封面漏水使试验升压速率难以稳定,影响试验进行,以及造成试验数据的不准确、离散的问题,且胶管易在夹持密封部位破坏,影响数据的真实性。(2)夹具通用性差。一套夹具仅适用于一种规格的橡胶管试验,对于系列橡胶管,夹具的加工制作费用投入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夹具密封效果差等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它包括上堵盖3、下堵盖5、上压紧环4、下压紧环6,其特征在于上堵盖3和下堵盖5通过通气连杆1连接,在通气连杆1上有进水打压孔11,所述上堵盖3上有泄压阀2,上压紧环4位于上堵盖3的下方并通过螺栓7与上堵盖3连接,下压紧环6位于下堵盖5的上方并通过螺栓7与下堵盖5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堵盖3与通气连杆1的连接处有连杆垫片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泄压阀2与上堵盖3的连接处有泄压阀垫片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堵盖3和下堵盖5的密封面为锥面,并与上压紧环4和下压紧环6的内截面(内截面是指与待测橡胶管外表面的接触面)相匹配。上压紧环4和下压紧环6的内截面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具有如下优点:(1)捆箍的效果理想。夹持密封面状态稳定,试验升压速率稳定,胶管多在中部爆裂,试验数据准确、可信。(2)夹具通用性好。一套夹具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橡胶管产品,从而精简试验夹具规格,降低了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夹具在测量橡胶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在测量橡胶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传统夹具与本实用新型夹具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比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图1可知:传统夹具在测量橡胶管时的工作原理为:上堵盖3、下堵盖5插入待测橡胶管样品10的管口中,用捆箍固定件12捆绑橡胶管口,靠捆箍固定件的径向收紧,即在单方面上,使夹持橡胶壁的内外两个工作面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压迫橡胶管壁紧密贴合堵盖,以防止在打压爆破过程中,出现上堵盖3或下堵盖5从橡胶管口脱出或是水泄漏而掉压的情况。
参阅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它包括上堵盖3、下堵盖5、上压紧环4、下压紧环6,上堵盖3和下堵盖5通过通气连杆1连接,在通气连杆1上有进水打压孔11,上堵盖3上有泄压阀2,上压紧环4位于上堵盖3的下方并通过螺栓7与上堵盖3连接,下压紧环6位于下堵盖5的上方并通过螺栓7与下堵盖5连接,上堵盖3与通气连杆1的连接处有连杆垫片8,泄压阀2与上堵盖3的连接处有泄压阀垫片9。
本实用新型橡胶管爆破压力测试固定夹具中各部件的作用:
通气连杆1穿过上堵盖3,通过通气连杆1上的螺纹联接上堵盖3和下堵盖5,固定上、下两个堵盖的相对位置,防止打压时堵盖松脱。通气连杆1的杆头轴向中心加工标准螺纹进水打压孔11,便于与打压设备连接,并向待测橡胶管(需要说明的是:待测橡胶管并非本实用新型夹具上的部件)内注水。通气连杆可轴向调节并固定上、下两个堵盖的相对位置。
泄压阀可为手动式简易泄压阀,也可为其它形式的泄压阀。通过手工旋松/旋紧阀体顶端的阀杆,可将密闭管体内按试验规范要求必须排尽的存留气体轻松排出至有水溢出/形成管内满水的密闭空间,消除管体内残余气体对试验数据的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水雾消防摩托车
- 下一篇:搬运机械货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