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轻滚子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6314.3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刘佳新;糜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轴承厂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58;F16C33/36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子 轴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锥滚子轴承技术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超轻滚子轴承。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标准《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GB/T273.1-2003)中,套圈壁厚最薄、幅高最窄的属32900系列轴承,而在32900系列轴承中,其轴承壁厚与外径之比(D-d)/(2D)>0.13,轴承装配高与外径之比T/D>0.16。这种标准设计的轴承,不能适用工程机械中的某些特殊设计要求,如某卷扬机中的减速机安装轴承的轴外径为:196.85mm,宽度为23mm,而同类产品国标GB/T273.1-2003《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中最薄、最窄的32900系列轴承最为接近的内径分别为:190mm和200mm,宽度分别为:45mm和50mm,根本无法与之配套安装使用。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圆锥滚子轴承中,其内圈、外圈、圆锥滚子三者之间的接触面在轴向上一般设计为直线,实践中,由于加工精度原因,多数会形成凹陷,工作中普通圆锥滚子轴承十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脱皮、麻点,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国标轴承无法适用某些机械轴承安装位空间窄小的问题,并为了改善滚子与套圈滚道接触区域的受力状况,使应力分布均匀,减少边缘效应,提高使用寿命,提供一种新型超轻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超轻滚子轴承是由内圈、外圈、保持架和圆锥滚子组成,其特征是:a.其轴承壁厚与外径之比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应用主机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用户因主机设计空间的限制无法采用国标中任意一系列轴承的难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三凸设计能改善滚子与套圈滚道接触区域的受力状况,使应力分布均匀,有效减少边缘效应,使产品可靠度由59%提高到99%,轴承疲劳破坏率明显下降,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圆锥滚子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圈主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主剖视图。
图中:1-外圈,2-圆锥滚子,3-保持架,4-内圈,5-外圈滚道面,6-内圈滚道面。
(五)具体实施方式:
例1:用于某行星减速机中的一种超轻滚子轴承,设定型号为HS719,其结构参见图1,它由外圈1、内圈4、保持架3,圆锥滚子2组成,其内径设计为196.85mm,外径为241.30mm,装配高度为23.812mm,则该轴承壁厚与外径之比为0.092,装配高与外径之比为0.099。特别是:本实施例中,内、外圈4和1的滚道面6和5在轴向上设计为拱形弧线(拱高为3-5μm),参见图4、图3;而圆锥滚子2两端制成圆弧修正线(凸度),参见图2,形成三凸度设计。
例2:设定型号为HS720超轻滚子轴承,其结构基本同例1,不同设计的是:其内径设计为195mm,外径为242mm,装配高度为23.7mm,则该轴承壁厚与外径之比为0.097,装配高与外径之比为0.098。
例3:设定型号为HS732超轻滚子轴承,其结构基本同例1,不同设计的是:其内径设计为177.8mm,外径为215.9mm,装配高度为20.64mm,则该轴承壁厚与外径之比为0.088,装配高与外径之比为0.0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轴承厂,未经黄石轴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6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式窨井流量无线数据发射器
- 下一篇:双面显示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