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激光焊接和切割过程的实时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5635.1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明;李斌;胡伦骥;胡席远;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42;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纪元;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激光 焊接 切割 过程 实时 监测 装置 | ||
1.一种三维激光焊接和切割过程的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导光镜(1)位于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区域的正上方,用于获取熔池红外辐射和等离子体辐射光;
分光镜(2)与导光镜(1)位于同一光路上,用于接受从导光镜(1)反射过来的光,其中红外辐射光透过分光镜(2)照射至红外聚焦镜(18),红外光电传感器(19)位于红外聚焦镜(18)的焦点处,用于接收红外辐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等离子体光信号被分光镜(2)反射,照射至等离子体聚焦镜(25),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26)位于等离子体聚焦镜(25)的焦点处,用于接收等离子体辐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调理电路(10)分别与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26)和红外波段辐射光电传感器(19)相连,计算机(11)与调理电路(10)接连,调理电路(10)接收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26)和红外波段辐射光电传感器(19)传送来的光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后传送给计算机(11)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激光加工过程的质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导光镜(1)由第一镜片压环(12)固定于第一镜片支座(13)上,第一镜片支座(13)固定于主箱体(8)中;
分光镜(2)用第二镜片压环(14)固定于第二镜片支座(15)上,第二镜片支座(15)固紧于侧箱体(4)中,侧箱体(4)通过连接板(3)与主箱体(8)连接;
等离子体聚焦镜(25)装置于光电传感器主筒(23)中,用于将分光镜(2)反射过来的等离子体光信号聚焦到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26)的光敏面上;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26)接收的等离子体辐射光波段为300nm~700nm;
红外聚焦镜(18)装置于红外光电传感器主筒(16)中;红外光电传感器(19)装置于红外传感器滑筒(20)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镜片支座(15)为三角结构,斜面中部放置分光镜(2),垂直面中部有一相应大小的园孔,水平面两侧各有一对称凸台,与侧箱体(4)上方两侧凹槽拟合;侧箱体(4)与连接板(3)通过螺栓连接,而连接板(3)通过螺栓与主箱体(8)连接;
分光镜(2)由第二镜片压环(14)固定于第二镜片支座(15)上,第二镜片压环(14)有螺纹螺旋面,与第二镜片支座(15)拟合;
红外聚焦镜(18)由红外聚焦镜压盖(17)固定在红外光电传感器主筒(16)中,红外光电传感器(19)固定在红外传感器滑筒(20)中,红外传感器滑筒(20)在红外光电传感器主筒(16)中可做沿轴线50mm的移动;第一主筒上夹盘(21)和第一主筒下夹盘(22)和红外光电传感器主筒(16)三者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红外光电传感器装夹筒(5)通过螺栓固定在侧箱体(4)的右侧;
等离子体聚焦镜(25)由聚焦镜压盖(24)固定在光电传感器主筒(23)中,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26)固定在光电传感器滑筒(27)中,光电传感器滑筒(27)在光电传感器主筒(23)中可做沿轴线50mm的移动;第二主筒上夹盘(28)、第二主筒下夹盘(29)和光电传感器主筒(23)三者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等离子体光电传感器装夹筒(6)通过螺栓固定在侧箱体(4)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6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气流脉动式流化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双边男用护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