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预付电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5477.X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德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H04Q7/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预付 电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预付电费系统。
背景技术
预付费电表的使用目前已经较为普及,在某些省份,用户数量甚至达到了80%以上。目前预付费电表的充值方式主要是供电管理部门将用户的购电量写入到电子存储卡(包括IC卡、电钥匙卡、信息钮扣卡等)上,再由用户将卡插入电表才能将电量输入到电表内,这样就存在以下几大缺陷:(1)用户必须持卡到供电所交费购电,目前供电营业所的数量毕竟不多,居民离供电所都比较远,给居民造成很大不便,做为一种高新科技产品,还不如使用传统的银行代扣电费方便。(2)最后将电量输入到电表的操作是由居民用户自己完成的,而目前预付费电表要能够正确的将电量数据读入到电表内,对插卡的这个操作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如插卡的时间必须大于2秒或者插入卡后必须等表内的单片微型电脑芯片读完数据才能拔出,否则将出现数据错乱)。居民用户能否正确的操作,最后将电量准确地输入到电表内,和居民用户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预付费电表故障率最高的就是电量无法输入到电表内,给居民用电造成很大不便,有时由于插卡操作不正确还会造成数据错乱,引起电量纠纷。(3)由于存在上述的第(2)条缺陷,供电所的电工还需要每月定期到居民区抄录电表上的用电量和剩余电量,以便及时发现电表是否有错乱数据发生,浪费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预付电费系统,以方便用户缴费充值,减少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数据错误,提高供电部门的管理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预付电费系统,由电管理部门的预付费管理电脑和电用户的预付费电表组成,电用户的预付费电表设有充值模块和计量控制模块,计量控制模块以单片机为核心设置了计量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预付费管理电脑设置管理短信收发模块,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之间建立数据连接,预付费电表内安装电表短信收发模块,电表短信收发模块和单片机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表短信收发模块之间通过短信系统传递数据。
而且,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表短信收发模块采用GSM短信收发模块,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表短信收发模块之间通过GSM短信系统传递数据。
或者,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表短信收发模块采用CDMA短信收发模块,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表短信收发模块之间通过CDMA短信系统传递数据。
而且,管理短信收发模块和电表短信收发模块采用TC35I模块实现。
而且,管理短信收发模块设置9针串口,TC35I模块的数据输出通过9针串口连接到预付费管理电脑的串口。
而且,电表短信收发模块的TTL电平串口与单片机的TTL电平串口相连。
而且,包括电用户手机,电表短信收发模块和电用户手机之间通过短信系统传递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用户可以到最近的银行将购电款存入供电所的帐户,因而解决了用户必须到远离居住处的供电所交费的麻烦。2。供电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预付费的充值模块将用户的购电量输入到该户的电表内,由于充值操作统一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执行,从而解决了因插卡操作不正确造成的数据错乱问题。3。当电表内的剩余电量达到报警值时,电表自动通过预付费的充值模块向供电管理部门及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供电管理部门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通过营业所的电脑发送短信指令读取电表的用电信息,无需到现场查看电表的工作状态,节省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理短信收发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理短信收发模块与预付费管理电脑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计量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德,未经李良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