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轴液下泵智能监控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5265.1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华;李落成;林川;吴志宏;李家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2 | 分类号: | F04D15/02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开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富维 |
地址: | 441021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轴液下泵 智能 监控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泵的密封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长轴液下泵智能监控保护装置,属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火力发电厂燃煤系统排放烟气中的SO2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要求火力发电厂必须增加一套脱硫系统,由于地理空间位置的局限性,地下槽工位应允而生。现有技术中,长轴液下泵就是针对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地下槽工位而设计的。故障统计数据表明,导致长轴液下泵可靠性低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密封失效引起轴承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机械密封失效引起轴承损坏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长轴液下泵智能监控保护装置,改善了密封运行的外部环境,强制润滑系统对其密封腔体提供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和冷却水,润滑系统的油压、水压以及轴承箱是否进水,经信号反馈到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分析处理上述信号来控制长轴液下泵的启动与停止。本实用新型智能监控系统通设计巧妙,智能化成度高,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有效的避免密封失效引起轴承的损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长轴液下泵智能监控保护装置,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电磁阀、接触器KM、转换开关SA、液位继电器、油压报警器、水压报警器,电机传动装置、密封箱,泵体、输液管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组装的圆筒形支架内装有传动轴、漏液报警导线,传动轴上装有密封组件装置,密封组件装置设在密封箱壳体(14)内,两根漏液报警导线穿入支架内的导线孔内,漏液报警导线的一端头分别伸入在密封箱壳体(14)内,两根漏液报警导线的另一端头分别接在控制柜上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接线端子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监控保护装置,由PLC可编程控制器、电磁阀、触器KM、转换开关SA、液位继电器、油压报警器、水压报警器和指示灯组成。电源直接接入控制箱上的主接触器KM上端(L1/L2/L3),接触器下端(U/V/W)接入主泵电机M1上;把漏液探头接入端子(72、52),将状态指示信号灯的导线端子分别接入中控室的油压报警信号、冷却水压报警信号、油泵运行信号、主泵运行信号的接线端子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监控保护装置,电机(2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0)、传动轴(8)分别采用联轴器联接组装成动力传动轴,传动轴下端头安装有泵叶轮,传动轴上分别安装有轴承,轴承分别安装在圆筒形支架内端板上的轴承座内,圆筒形支架由电机支座(20)、圆筒形支架(15、17)、联接管(16)、密封箱壳体(14)组成;密封箱壳体(14)内安装有漏液报警导线和密封组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组件装置,密封箱壳体(14)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螺孔,隔板中心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密封组件装置壳体(25),动密封环(40、43)、上静环(22、)和下静环(34)和外圆上分别安装密封环(23)、弹簧(41)组装在密封组件装置壳体(25)内,成为一个密封组件装置(13),用螺钉将密封组件装置(13)安装在隔板上的圆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节圆筒形支架内的端板上设有安装导线孔,两根导线分别穿入导线孔内,导线的两端头分别伸入在密封箱壳体(14)内,并将两根导线安装固定在密封箱壳体(14)的端板上,两根导线的另一端头分别接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接线端子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组件装置(13)上设有润滑油进出口和冷却水的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箱安装在泵体后腔和联结管之间,且泵体后腔采用一种敞开式结构,使得泵体后腔和外部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密封箱内通过一套强制润滑系统对其密封腔体提供一定压力的油和水,改善了密封运行的内部环境,润滑系统的油压、水压以及密封箱是否进水,通过液体介质将导线接通使其信号反馈到智能监控系统,使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分析处理上述信号来控制长轴液下泵的启动与停止,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且设计巧妙,结构间单,易制造,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密封组件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系统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端子指示信号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以升温基材的加热板的接合方法及加热板
- 下一篇:球磨机筒体用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