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端测控与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4400.0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击水;张子蓬;张家华;陈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4 | 分类号: | G01R15/14;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测控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高压端电流进行测控并传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绝缘工具的绝缘特性对电力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国家对此颁发了相关试验标准和规程,一般试验方法是对绝缘工具施加工频高压,考查其泄漏电流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目前传统测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从高压端测量无法将数据传出,只能靠人工读数,而且由于供电困难,因此一般采用电磁式指针毫安表;
由于高压开关价格昂贵,多路同时试验时,如果某一回路试品过流,只能全部断开高压,其他试验回路需要重新试验,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可从高压端测量多路电流信号,一路的泄漏电流超过最大值时,能自动脱扣断开该试验回路,还不影响其他回路的正常试验的高压端测控与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多路电流采集电路2一路分别通过脱扣机构高压引线11接由脱扣动作机构8、电磁铁线圈9和外壳10构成的脱扣机构,脱钩机构接高压电极7,一路接由主处理器5、自备电池供电电路6、无线通信模块4构成的测控装置,多路电流采集电路2、测控装置封装在金属外壳1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电力高压试验,如绝缘工具工频耐压泄漏电流试验。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高压进线3与测控装置的金属外壳1相连,从高压端测量每个试品的泄漏电流经各电流采集电路2采集各路电流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4将数据发送给主处理器5,主处理器5通过通信可以分别设定每路电流的最大值,当实际电流超过最大值时,主处理器控制脱扣机构的电磁铁线圈9,使脱扣动作机构8动作,悬挂于脱扣动作机构上的高压电极7自动脱扣断开该试验回路,因而不会影响其他回路的正常试验。
本实用新型可从高压端测量多路电流信号,一路的泄漏电流超过最大值时,能自动脱扣断开该试验回路,还不影响其他回路的正常试验;用金属外壳封装,不仅起屏蔽作用,还与高压端等电位;采用无线双向传输,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路电流采集电路2一路分别通过高压引线11接脱扣机构,脱钩机构接高压电极7,一路接由主处理器5、自备电池供电电路6、无线通信模块4构成的测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高压进线3与测控装置的金属外壳1相连,然后经各电流采集电路2通过绝缘引线与各脱扣动作机构8连接。高压进线同时与系统工作电源地线相连,各电路与高压进线的压差很低,因此相互绝缘要求较低,同时,金属外壳1也起屏蔽作用,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主处理器MCU5通过电流采集电路2采集各路电流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COM4将数据发送出去。主处理器MCU5通过通信可以分别设定每路电流的最大值,当实际电流超过最大值时,主处理器控制脱扣机构的电磁铁线圈9,使脱扣动作机构8动作,悬挂于脱扣动作机构上的高压电极7脱落,从而断开高压回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备电池POW 6供电,自备电池6采用光电池、可充电电池或其组合。无线通信模块4采用常用的红外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电力高压试验,典型应用于绝缘工具工频耐压泄漏电流试验。其布置如图2所示,高压进线12连至本实用新型13,经测量回路分别引至各脱扣机构15,脱扣机构悬挂高压电极7与试品17连接,试品另一端接地16。试验时,本实用新型测量每路试品的泄漏电流,并通过无线装置发送数据,无线接收装置接收数据并显示或传输给主处理器MCU5。当某路试品的泄漏电流超过允许最大值时,主处理器控制脱扣机构的电磁铁线圈9,使脱扣动作机构8动作,悬挂于脱扣动作机构上的高压电极7脱落,从而断开该试验回路,其他回路可继续正常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