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健身保健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823.0 | 申请日: | 200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俊明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A63B22/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玖 |
地址: | 545001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健身 保健 | ||
1.一种脚踏健身保健椅,包括带靠背的座椅、背部保健捶击器、脚踏支架和动力传动机构,背部保健捶击器安装在座椅的靠背上,脚踏支架安装在座椅的前方,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脚踏支架和座椅下部,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带左右脚踏的脚踏链盘、链条和后传动链轮,安装在后传动轴上的后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在前传动轴上的脚踏链盘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保健捶击器(II)由对称安装在靠背框架中部的两个双连保健捶击器构成,每个双连保健捶击器包括其前端装有一个弹簧锤头(17)的长连杆(18)、装有两个弹簧锤头(17)的短连杆(19)和复位拉簧I、II,长连杆通过中部的转孔与安装在靠背框架后的支撑杆(14)上的支承板I(151)的前端转动连接,复位拉簧I(131)一端钩在长连杆中部转孔的下方,另一端钩在支承板I(151)的后端,短连杆通过中部的转孔与支撑杆(14)上的支承板II(152)的前端转动连接,其下端与长连杆下端转动连接,复位拉簧II(132)一端钩在短连杆中部转孔的下方,另一端钩在支承板II(152)的后端,在后传动轴上的后传动链轮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拨动轮(11),每个拨动轮的一侧对称分布有两个突销(111),两个长连杆的下端即拨动端分别搭靠在两个拨动轮的突销(1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健身保健椅,其特征在于:脚踏支架(III)通过连接螺栓(25)和调节槽(26)与座椅支架(I1)连接,脚踏支架(III)的下方还有一链条张紧装置,该链条张紧装置包括张拉辅轮(6)和张紧组件(9)以及固定在脚踏支架(III)下的辅轮支承板(7)以及张紧组件支板(8),张拉辅轮安装在辅轮支承板(7)的横轴上,张紧组件(9)由张紧链轮(91)、支承架(92)、滑动套筒(93)和压缩弹簧(94)构成,张紧链轮(91)安装在支承架(92)上,支承架(92)底板两边开有两圆孔,两个滑动套筒(93)分别垂直固定在支承架(92)底板两圆孔的下方、套在固定在张紧组件支板(8)上其上套有压缩弹簧(94)的两根圆柱形滑动杆(81)上,上部开有螺纹的圆柱滑动杆(81)穿过支承架底板上的圆孔、其上端有一限位螺母(82),链条(10)的一端绕过脚踏链盘(2)和后传动链轮(24)经过张紧链轮(91)上部和张拉辅轮(6)下部与链条的另一端头链接形成闭合环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健身保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IV带有一增力装置,该增力装置由刹车轮(28)、刹车皮(29)和蝶形调节螺杆(30)、调节支板(31)组成,刹车轮固定安装在后传动轴(12)上紧靠后传动链轮一侧,刹车皮为一半圆弧形扁条,其上端固定在后传动轴后的座椅靠背横连杆(163)上,并悬空包绕在刹车轮的后半部,调节支板(31)位于刹车皮后上部并固定在椅背横连杆上,蝶形调节螺杆(30)通过螺纹旋接在调节支板(31)上、其顶端顶住刹车皮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健身保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支架(I1)与靠背框架(16)通过螺栓(21)铰接,靠背框架左、右两边立杆(161)与两座椅支架扶手(22)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调节手柄(20),该调节手柄(20)由旋转筒(203),左、右连接杆(201、205),左、右旋螺母(202、204)构成,旋转筒(203)是一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中部有一凸起,一端开有左、右旋螺纹的左、右连接杆(201、205)穿过旋转筒,分别与固定在旋转筒两端面内的左、右旋螺母(202、204)旋接,转动旋转筒(203),左、右连接杆(201、205)能同时分开或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健身保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支架(I1)与靠背框架(16)通过螺栓(21)铰接,靠背框架左、右两边立杆(161)与两座椅支架扶手(22)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调节手柄(20),该调节手柄(20)由旋转筒(203),左、右连接杆(201、205),左、右旋螺母(202、204)构成,旋转筒(203)是一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中部有一凸起,一端开有左、右旋螺纹的左、右连接杆(201、205)穿过旋转筒,分别与固定在旋转筒两端面内的左、右旋螺母(202、204)旋接,转动旋转筒(203),左、右连接杆(201、205)能同时分开或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俊明,未经宋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8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圈形韵律球结构
- 下一篇:可随身携带且与中药、矿物质结合的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