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通气、护洞、封口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190.3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明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1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栽培 通气 护洞 封口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袋通气、护洞、封口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袋类栽培使用的封口和护洞工具有:塑料打包绳封口,棉套环封口,自制打包带环纸封口和竹、木棒体护洞。塑料打包绳封口采用袋口缠上两圈绳再用力扎上一个活结,但封口速度慢,打包绳在重复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者的手指瘀肿。盖棉套环封口是将袋口套进项圈,反折袋口再盖上盖子封口,该工具使用过程中易碎,灭菌过程中盖子易自行脱落。自制打包带环纸封口,是将袋口套进带环,并用2~3张报纸封口,再用2~3个橡皮筋固定,操作环节多,封口效率低,纸张返潮易引起杂菌侵染。现有的袋栽培,为了获得快速发菌的目的,往往在袋料中间打一直通料底的孔洞,再插入竹、木棒体护洞进行高温灭菌。接种时,使用镊子轻轻拔出竹、木棒体,播入菌种。整个接种、搬运、发菌过程中,料袋必须保持水平线袋口向上的垂直状态。为了合理利用发菌场所,还必须额外投资设置专用的菌袋发菌床架,而且,由于塑料袋不具备固定的体积,料洞极易因外力挤压料袋作用出现料面塌方、堵塞孔洞的状况,直接影响菌种的萌发、定植、生长,甚至造成菌种被培养料闷死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采用圆锥形空心棒体插入,将料袋口挤压进料洞内壁的方式封口,效果好、效率高的通气、护洞、封口为一体的封口工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圆锥形空心棒体,棒体的大口端呈平面,小口端呈斜剖面,大口端配置一可分离的T形棒盖,在空心棒体管壁上开有孔。空心棒体管壁上的孔为不规则排列或整齐排列。T形棒盖扁盖顶下部包裹泡沫海绵,并用介环固定。在空心棒体的大口端下部与孔之间设置一凸出的环状护洞翅。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注塑机械注塑模具便可生产出整套工具,也可用竹、木生产,制造容易。采用该工具封口除了具有保持料洞在接种、搬运过程的完整性,直接卧式多层码堆菌包发菌,节省投资设置专用菌袋发菌床架费用的同时,氧气透过T型棒盖上的海绵体,还可加速料袋内部搁空心棒体上内部菌种的萌发、定植,缩短菌袋养菌的周期功能。使用本圆锥空心棒体将料袋口挤压入料洞内壁的方式封口,效果好,效率高,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封口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1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2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本实用新型有针对封口用途与孔穴式播种用途两种结构:
结构1:
整体由圆锥形空心棒体1、在棒体管壁上开的孔2、及T型棒盖3组成。圆锥形空心棒体1一端大一端小,小口端1-1呈斜剖面状,大口端1-2为平面,空心棒体1管壁上的孔2呈不规则梅花状或条状分布。T形棒盖3的扁盖顶下部包裹一圈3mm的泡沫海绵体3-1,再用一个塑料介环3-2固定。见图1。
结构2:
整体结构同结构1,只是在空心棒体1的大口端1-2下部与孔2之间设一凸出的环状护洞翅4,可起到卡封袋口的作用。见图2。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为:先用木棒在培养料袋5顶面打一个直通料底深3/4的洞穴,收拢料袋口放置于料洞穴口上面,手持本实用新型工具,用空心棒体小口呈斜剖面端对着料洞穴口上的已收拢的料袋口,稍用力的将料袋口紧凑的卡进插入的棒体与料洞内壁之间,并塞上棒盖,即达到封口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栽培的封口条件,也适用于二、三级塑料袋菌种培养的封口条件,还可根据用途适当缩减本实用新型棒体的尺寸,用于香菇、木耳类袋栽培的孔穴式播种条件。料袋灭菌后,灭菌条件下拔出棒盖,插入菌种,再塞回棒盖即完成快速播种的工序。料袋发满菌包后,拔出整套封口工具,置于清水下清洗干净,可反复使用多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平,未经周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无线传输中继装置
- 下一篇:安全高效自动旋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