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连接器的网状帽眼真空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017.1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江涛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3/11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1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网状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地基用的真空膜,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网状帽眼真空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面积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工法中,有真空预压、复合电渗及低能量强夯等技术。
由于传统真空膜主要是满足整体密封性的要求,因此在真空预压技术应用领域,插入土体中的真空负压传递与排出通道,只能采用柔性装置,不能采用刚性装置;而柔性装置往往是一次性消耗材料,且刚性装置又有自己独到优势,因此整体上限制了真空预压技术的深入发展。
而现有的复合电渗及低能量强夯技术,考虑到其通电性,基本只能采取刚性装置,显然使得传统真空预压技术与电渗技术无法有效结合,否则很容易由于不均匀沉降刺破真空膜。
综合以上因素可知,新型真空预压技术、新型电渗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发展,均需要新型真空膜系统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面积的呈网状分布帽眼的,在电渗或真空预压或两者耦合作用过程中,可同时、异时或单独方式排水、通电和传递负压,且可实现整个膜内界面密封的新型膜。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操作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连接器的网状帽眼真空膜,它主要由帽筒、网状真空膜和连接器构成,帽筒安放在网状真空膜的网眼上,形成网状帽眼真空膜,连接器放在帽筒内,它与帽眼的膜内、外管道连接、密封。
带连接器的网状帽眼真空膜的帽筒和网状真空膜是一元体;也可是各单个帽筒连接在单一的网状真空膜的网眼上,构成网状帽眼真空膜。
带连接器的帽眼真空膜的连接器连接帽眼的膜内、外的管道,并与帽眼密封。构成带连接器的网状帽眼真空膜。
与现有技术大面积地基处理中真空膜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是在保证真空膜下整体全封闭性的同时,又能满足膜上与膜下之间的真空预压、真空排水和导电的高效能、低成本、操作简易的新型真空膜。
2、本实用新型可以突破传统真空预压技术中真空负压传递与排出通道只能采用柔性装置的缺陷,而采用刚性装置;可以为真空预压技术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工艺的改造创造条件。
3、本实用新型可以突破现有复合电渗及低能量强夯技术中因通电要求只能采取刚性装置的缺陷;使真空预压技术与电渗技术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彼此的优点成为可能,大大的改进了电渗技术和真空预压技术。
4、帽眼真空膜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模式,连接器具有更多连接模式,这样使得帽眼真空膜的帽眼与连接器之间,不仅连接方式多样,而且施工操作简便,可以满足施工现场的各种实际需要。
5、帽筒与连接器连接之后,帽筒具有一定的可冗余长度,可有避免因真空膜下产生的不均匀变形而导致的真空膜的破坏。
6、真空膜的材料为气密性能优良的有机材料,具一定的弹性和形变性,适应真空预压时产生的复杂变形。
附图说明
图1、网状帽眼真空膜平面示意图。
图2、网状帽眼真空膜单个膜帽体示意图。
图3、网状帽眼真空膜分离式用胶连接膜和帽筒的示意图。
图4、网状帽眼真空膜分离式用螺纹连接膜和帽筒的示意图。
图5、拤箍式连接器示意图。
图6、分离式橡皮套连接器示意图。
图7、包管双橡皮环连接器示意图。
其中:1、帽筒上缘;2、筒帽底;3、网状帽眼真空膜;4、帽眼;5、帽筒;6、网状真空膜;7、帽筒底内衬;8、帽檐;9、底座;10、膜与帽檐胶粘区;11、帽筒座纵剖面放大示意图;12、底座纵剖面;13、帽筒底端内螺母;14、帽筒外螺底座;15、密封带(未裹紧底座外螺状态);16、上接头;17、金属管;18、螺钉;19、下接头;20、场地;21、井点管;22、帽筒;23、C形铁皮;24、橡胶块;25、橡胶塞;26、内衬硬塑料筒;27、橡皮套;28、双橡皮环;29、隔热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带连接器的网状帽眼真空膜,主要由帽筒5、网状真空膜6和连接器17构成,帽筒5在网状真空膜的网眼上。
帽筒5与网状真空膜6的连接方式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即整体式帽眼真空膜和分离式帽眼真空膜。
1.整体式:即产品网状帽眼真空膜出厂时,帽筒5与网状真空膜6是一整体,每一个帽筒位于网状真空膜的网眼4上,即网眼真空膜的网眼上都有帽筒5,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江涛,未经陈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云母片电取暖器
- 下一篇:架桥机高位转移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