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入式打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943.7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颖 |
主分类号: | A47J43/04 | 分类号: | A47J43/04;A47J4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入 式打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特别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打开各类蛋壳取出其中生蛋液的切入式打蛋机。
背景技术
打鸡蛋的操作,一般做菜的时候经常遇到,由于鸡蛋蛋壳薄而脆蛋液流动性强的特点,不能熟练地打鸡蛋就会遇到鸡蛋散黄影响菜品外观或蛋液漏出污染环境等问题。针对鸡蛋的这些结构特点,现在市面上设计有各种打蛋机,大部分打蛋机有处理蛋壳碎片不干净,打蛋机误操作打蛋失败破坏鸡蛋或打蛋机结构复杂价格成本过高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从蛋壳下部开口的打蛋机不多,一般都是通过的刀片切割蛋壳在鸡蛋中上部开口的开窗式打蛋机。这种打蛋机普遍存在蛋壳碎片不干净,容易掉入蛋清中;打蛋机不能一次取出蛋液完成整个打蛋操作,在打蛋机操作完成后还需将鸡蛋蛋液倒出;而且一般打蛋机仅对单个鸡蛋操作,不能改进成为批量处理结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从横置鸡蛋中部下面开口向下取出蛋液的切入式打蛋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适于一次性快速打开蛋壳取出蛋液,产生蛋壳碎片很少,打出的鸡蛋外形美观,还能够集成多个结构批量处理鸡蛋,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切入式打蛋机,包括在蛋壳上开口的弹性刀片和放置鸡蛋的置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蛋盘下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刀片的活动刀片层,它能够带动刀片作上下移动动作插入鸡蛋壳;所述活动刀片层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两片弹性刀片;所述弹性刀片前部为“S”形切割部分,弹性刀片后部为连接固定活动刀片层提供弹力的连接结构,通过弹性刀片本身的弹力能自动张开鸡蛋壳;所述活动刀片层和置蛋盘之间设置有限口层;所述限口层中间对应弹性刀片的位置设置有限定弹性刀片上下活动行程的窗口,能够使弹性刀片在相应位置作上移动作的时候保持闭合状态,保证插入鸡蛋壳动作之后才能动用本身弹力张开鸡蛋壳;所述活动刀片层下面设置有若干弹性元件,目的是提供弹性刀片向上的弹力。
所述活动刀片层相应的最低活动位置处设置有常见的锁扣装置,用于卡住活动刀片层使之无法上下活动而保持准备打鸡蛋状态,这样使用打蛋机更为方便,须注意锁扣装置为常见结构而且打蛋机不设置锁扣装置也能正常使用。
所述弹性元件为常用的弹簧或簧片或簧丝等,设置于活动刀片层之上或之下都可以,通过弹性元件的紧缩力或张力都能够给活动刀片层提供上行的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S”形弹性刀片本身具备的弹力来张开鸡蛋蛋壳,一次完成切入蛋壳、张开蛋壳和落下蛋液三步操作,打蛋动作迅速,产生蛋壳碎片少,打蛋效果很好,操作也很方便。
2、本实用新型集成多个打蛋机结构并排组成一个快速打蛋机器,能够一次成批打蛋若干个,具备很好的扩展性能,能够适应打蛋量大的餐馆和工厂的需要。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由于没有设计过多的动力结构和活动强的锋利刀片,使用更为安全可靠,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刀片,2为限口层,3为活动刀片层,4为弹性元件,5为支撑底板,6为锁扣装置,7为置蛋盘,8为蛋壳,9为支撑筋,10为螺母,11为把手,12为座体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切入式打蛋机,包括在蛋壳8上开口的弹性刀片1和放置鸡蛋的置蛋盘7,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蛋盘7下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刀片1的活动刀片层3,它能够带动刀片1作上下移动动作插入鸡蛋壳8;所述活动刀片层3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两片弹性刀片1;所述弹性刀片1前部为“S”形切割部分,弹性刀片1后部为连接固定活动刀片层3提供弹力的连接结构,通过弹性刀片1本身的弹力能自动张开鸡蛋壳8;所述活动刀片层3和置蛋盘7之间设置有限口层2;所述限口层2中间对应弹性刀片1的位置设置有限定弹性刀片1上下活动行程的窗口,能够使弹性刀片1在相应位置作上移动作的时候保持闭合状态,保证插入鸡蛋壳8动作之后才能动用本身弹力张开鸡蛋壳8;所述活动刀片层3下面设置有两个弹簧4,目的是提供弹性刀片1向上的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颖,未经冯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