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环前装单体轴流式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815.0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邹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新地佩尔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环前装 单体 轴流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式止回阀,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超大口径密封环前装单体轴流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各种泵送管道的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介质的倒流,以及防止阀门泄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止回阀(如:旋启式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及其他止回阀等)壳体由几个部件组成,因此存在向阀门外部泄漏的泄漏源;由于传统的止回阀防倒流原理是依靠介质回流的压力和阀瓣自身重力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当介质压力较低时,传统的止回阀很难实现对回流介质的密封。轴流式止回阀的阀瓣与阀套之间设置的压缩弹簧,为轴流式止回阀阀瓣关闭提供了一个弹簧力,即使介质压力很小,压缩弹簧的弹簧力也能保证阀瓣与阀座密封面形成足够的密封比压,防止介质倒流。由于轴流式止回阀的阀体为一个整体,因此阀门本身不存在向外的泄漏源。但是当轴流式止回阀口径很大时,由于加工条件的限制,往往采用分体结构来保证阀瓣与阀座的密封,对于N体式结构就存在N-1个向大气的泄漏点,无疑增加了阀门泄漏的可能性;要保证轴流式止回阀的密封性能,还必须保证阀瓣与阀座密封面对中性良好,分体结构存在较大的装配间隙,不能完全保证阀瓣与阀座的对中性;阀座密封面在阀体上,这也给加工和维修造成一定困难,从而不但影响阀门的密封效果还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改进轴流式止回阀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密封环前装单体轴流式止回阀,解决了单体轴流式止回阀口径受限的问题,克服了大口径和超大口径轴流式止回阀以前只能采用多体式结构而总是存在向大气的泄漏点及阀座密封面加工、维护困难的缺点,以达到加工、装配方便,阀门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套1,阀体2,阀瓣与阀轴之间的“O”型圈3,密封环与阀体之间的“O”型圈4,密封环前的凸型挡圈5,密封环与凸型挡圈之间的定位钉6,锁紧螺母7、15、18,前衬套8,前支承9,密封环10,内六角螺钉11,阀瓣压环12,阀瓣密封环13,阀瓣14,阀轴16,后衬套17,弹簧19,挡圈固定槽20,定位孔21、24,阀座密封面22,“O”型圈槽23,凸型挡圈的三组成块25、26、2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阀套与阀体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因阀体由几个部分组成而造成向阀门外部泄漏的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了阀门的外漏。
2、阀座与阀体相互独立,阀座密封面在阀座上,同阀座共同构成密封环。由于阀座从阀体中分离了出来,结构长度较短,外沿直径较小,因此能够降低加工设备等级,提高阀座密封面的加工精度,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阀轴的前衬套的口径远远小于阀体口径,因此保证了与阀轴后衬套的同轴度及阀瓣与阀座密封面的对中性,从而保证了阀瓣与阀座密封面的密封性能。
3、凸型挡圈的设置,保证了密封环在承受阀瓣关闭力或介质回流推力时不会轴向向左位移。
4、密封环可方便拆卸,在密封面磨损剧烈的工况中,便于密封面的维护或密封环的更换;不存在以前密封面损坏后密封面维护困难使整个阀门就报废的情况,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5、利用“O”型圈实现密封环与壳体之间的零泄漏密封,保证了阀门整体在静态或动态下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密封环前装单体轴流式止回阀结构图
图2:图1的局部视图
图3:阀体剖面图
图4:阀体A向视图
图5:前装密封环主视图
图6:前装密封环A-A剖面图
图7:凸型挡圈主视图
图8:凸型挡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新地佩尔阀门有限公司,未经自贡新地佩尔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