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0695.4 | 申请日: | 2007-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尹悦富;吴银洲;曾庆才;何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7/08 | 分类号: | H02B7/08;H02B1/46;H02B1/5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系统的变电站,确切的说是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用于城市环网及终端供电,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生活小区,市政设施等。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是输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其结构形式包括:落地式,设置在地面之上,存在噪声大、电磁辐射大、占用面积大、影响景观的缺点;半地埋式虽然部分的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防水、通风的限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地埋式,设置地表以下,能有效降低噪声、电磁辐射,并且不影响地表的正常使用。地埋式变电站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其结构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一、地埋式变电站无法实现真正的全地埋,其原因在于箱体上盖与通风孔壁以及检修孔壁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达不到要求,所以箱体上盖部分必须露出在地面以上,不能彻底解决影响居民生活景观和噪音污染问题。200510040508.5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上下两部分构成,检修筒和通风筒与上盖成一体结构,其连接处位于地表以下以解决漏水问题,因此可做成全地埋式结构,但是这样也存在问题,如加大制造、安装难度,地面结构与上盖之间的连接处仍然容易漏水。二、上述专利设置至少一对通风筒,另单独设置检修孔和人孔,这样使延伸至地面的构件太多,同样占用太多地表面积。三、上述专利以及现有所有地埋式变电站还存在一个问题,在进行常规抄表、计量、数据检查时,工作人员必须从人孔进入箱体内操作,工作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同时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危险系数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真正全地埋结构、不漏水、占用地表面积小,并且操作维护方便、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顶盖,顶盖上设有通风箱、检修孔,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面与四周整体浇注,通风箱上设置有安装计量及监控设备的仪表箱。
所述顶盖与箱体“Z”形防水结构连接。
所述箱体内由承重隔板为上下二层,下层为电缆通道、积油槽,上层为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设备。
所述通风箱成对配置,分别为进风箱、出风箱,进风通风箱与高低压配电设备一侧位置对应,出风通风箱与变压器一侧位置对应;每个通风箱内至少设置一个仪表箱。
所述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箱体侧壁设置有电缆导管。
所述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箱体侧壁设置有接地桩。
所述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箱体内部设有烟雾、消防、照明设备。
所述检修盖与箱体内照明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一、其主体部分全部埋入地下,占地很少,甚至不占地,有效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矛盾,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有效的降低了箱变噪声和电磁辐射,备受广大专家和用户的推崇。
二、箱体采用混凝土整体浇注结构、并经整体防水材料处理,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渗漏、防冻、防腐蚀、防火、阻燃和很强的机械强度及抗冲击能力。
三、在通风箱上设置专用仪表箱,便于运行人员的对设备的监控,计量抄表。
四、该箱变根据环境需要有二种不同的通风型式,一种为水平式通风,一种为垂直式通风。独特的风道设计,具有良好的自然循环通风效果;外壳等级在无强制通风条件下达到10K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变压器有限容量。
五、高压部分既可采用终端供电方式又可采用环网供电方式。
六、满足国家GB/T17467-1998《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DL/T537-1993《6-35Kv箱式变电站订货技术条件》等标准的要求,用于城市环网及终端供电,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生活小区,市政设施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横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进风箱、3出风箱、4检修扶梯、5检修盖、6仪表箱、7通风窗、8、箱体吊环、9电缆导管、10接地桩、11承重隔板、12隔板、13变压器、14行程开关、15附柜、16高压柜、17低压进出线柜、18电缆井、19补偿柜、20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