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电遥控自动开锁的环型车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0593.2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蒙立小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立小 |
主分类号: | E05B71/02 | 分类号: | E05B71/02;E05B49/00;E05B47/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00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遥控 自动 开锁 环型车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锁,尤其是一种采用无线电电子遥控自动开锁的环型车锁。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锁都是采用传统弹子原理结构制造的。结构单一,操作复杂。每次打开车锁都要寻找钥匙再插入钥匙孔并按一定的方向旋扭才能将锁打开。而且近半数的车锁都不具有可以直接安装固定在车上某一位置,都是活动型的,每次开完锁后要将车锁取出来转移到车上的某个位置存放,下次上锁时再将车锁拿出来扣在车上上锁,非常麻烦。而且采用传统弹子结构的锁芯由于是采用铜或铝制成的,本身硬度不够,盗贼往往只需插入一条坚硬的金属钥匙坯用力一拧就可以将锁芯或弹子拧坏,将锁强行打开盗走所锁物品。另外采用弹子结构制成的锁具,在使用日久后还会因钥匙磨损或锁芯的弹子因进入了粉尘或泥沙等因素出现难以将锁打开、甚至将整个锁报废的事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无线电遥控控制自动开锁的车锁,其安装固定,不需移来移去,无需钥匙,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有三种:
第一种方案是适用于在摩托车、电动车使用,采用车内电池供电使用的。由锁体主控室、环形锁体、无线电遥控发射器组成。其中主控室内安装有:无线电接收控制板、微型机电一体化减速器、杠杆式拨叉及自动锁扣组件。主控室底部设有电源引线孔。
第二种方案也是适用于在摩托车、电动车上使用,采用车内电池供电使用的。由锁体主控室、环形锁体、无线电遥控发射器组成。其中锁体主控室内安装有:电磁阀、扛杆式拨叉、自动锁扣组件、无线接收控制板。锁体主控室底部设有电源引线孔。
第三种方案是适用于在自行车上或者车体本身不设有电池而使用由车锁内部电池供电使用的。由锁体主控室、环形锁体、无线电遥控发射器组成。锁体主控室内设有:无线电接收控制板、微型机电一体化减速器、杠杆式拨叉、自动锁扣组件、电池座及电池充电座或备用电源插座。
以上三个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其外观上都由环形锁体、锁体主控室构成。其中环形锁体结构相同,每个方案中的自动锁扣的结构原理完全相同,所采用的无线电收/发电路原理也相同。杠杆的结构原理也基本相同。执行控制方式的原理有两种方案:一种采用电磁阀控制,另一种是采用微型机电一体化减速器控制。
结构特征是:在环形锁体上方固定有锁体主控室,另外配有无线遥控发射器;锁体主控室内装有自动锁扣组件、无线电接收控制板、杠杆式拨叉、减速器或电磁阀。
减速器采用微型机电一体化减速器,它是由微型电机及五级齿轮顺序排列组成,最后一级齿轮由中心向外设有一个卡肋。
电磁阀的阀芯上设有金属链扣孔、弹簧,阀芯经金属吊链连接至杠杆式拨叉的扣孔内。
杠杆式拨叉的杠杆呈倾斜固定,与底部的叉口扭转90度连接,下部设有定位孔,若配合电磁阀使用的在其上端还设有金属链扣孔。
锁体主控室底部设有电源引线孔,或在锁体主控室内设置安装电池的电池座及充电插座。
自动锁扣组件的锁扣壳内装有复位弹簧、锁扣,锁扣上设有拨叉插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其锁扣装置是设置在主控锁体内部,无需钥匙,也没有钥匙孔,从外部根本没有地方直接撬开锁扣的入口,盗贼一般往往无法下手,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而采用了无线电电子遥控装置,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远程遥控控制开锁,开锁时间只需一到三秒钟时间,大大缩短了开锁时间。且安装固定,无需每次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结构平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三种方案中的杠杆式拨叉平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扣组件平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结构平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中的杠杆式拨叉平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方案的结构平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方案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立小,未经蒙立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