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国旗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0584.3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 |
主分类号: | G09F17/00 | 分类号: | G09F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41409四川省简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国旗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国旗升降机械装置,特别是用于少年、儿童爱国教育或用于公共场合、其升旗过程伴随国歌的国旗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机关、学校等公共场所大多采用人工升降国旗,人工升旗在某些特定场合或特定时间上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如天安门广场的警卫战士升旗仪式。但是,在一般场合则没有必要配套相应的专职升旗手。因此,电动升旗也有其存在的必要。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国旗升降装置”(ZL94247352.3),它在现有旗杆的滑轮上装旗绳,电动升降装置放置在旗杆下部,旗的侧后面装吹风装置,通过电动升降装置中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实现旗的升起和降下。它可使国旗在无风时照样飘扬,升旗时间的设定,使升旗仪式肃穆庄严。但是,从整个升旗装置的外观来看,其电动升降装置外露设置,一是缺乏安全性,若在学校使用,难免会发生身体的接触而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二是再加上吹风部分外露设置以及旗绳一上一下设置,造成整体外观累赘,不简洁,影响了整体美感。
此外,现有的升旗装置未见有专门针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型玩具型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简洁、能适用公共场合又适用青少年游戏教育用的国旗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国旗升降装置,包括机箱、固定在机箱上的旗杆,置于机箱内电机及其传动机构,电机控制电路,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者蜗杆传动机构;还具有与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或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同轴设置的主线轮;旗杆为弧形圆筒状旗杆,旗杆顶部设置有滑轮;其上固定有国旗的线绳一端经滑轮进入旗杆内腔、并由上而下地从旗杆内腔穿出、再经主线轮以及位于滑轮下方、设置在机箱内的另一滑轮后,与线绳另一端相连接,且主线轮与两个滑轮三者的中心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简洁、能适用公共场合又适用青少年游戏教育用的国旗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国旗升降装置,包括包括机箱、固定在机箱上的旗杆,置于机箱内的电机及其传动机构,电机控制电路,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者蜗杆传动机构;还具有与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或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同轴设置的主线轮;旗杆为直筒状旗杆,旗杆顶部设置有滑轮,其上固定有国旗的线绳一端经滑轮进入旗杆内腔、并由上而下地经过两个滑轮从旗杆内腔突出,再经主线轮与线绳另一端相连接,且主线轮与三个滑轮四者的中心点构成一个矩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升旗时,电机正转,通过传动机构使主线轮转动,线绳则在主线轮及2-3个滑轮组成的回路中沿旗杆由下向上回转,在电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旗升至旗杆顶端,电机停止转动,完成升旗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从外部来看,整套装置具有一个机箱,一只旗杆,一面旗帜,一根绳子,因此外简观简洁、大方、美观。
2、结构简单、具有升旗、降旗以及收旗功能
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则电机正转完成升旗过程操作,电机反转完成降旗操作,若需要将国旗收起时,可控制电机转动,使旗绳上的国旗可收进旗杆的内腔之中,对国旗起保护收藏作用。
3、具有轮换升起国旗、校旗或某个会议旗帜的功能。
线绳上可固定一面国旗或一面校旗,线绳在主线轮以及滑轮之间循环回转,这样,既可以升降国旗,又可以升降校旗。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公共正规场合正式使用,还特别适用于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寓教于乐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如上述第一方案,可作成娱乐教育型玩具,其机箱顶面上安装四只彩灯,机箱面板上安装控制按钮以及扬声器(或扩音器),国旗升起时,国歌奏响(由KD-9300音乐集成块发声),若在晚上时,彩灯亮起,使场面庄严肃穆,而不失欢快之气氛,神圣而带有童趣,是一种很好的针对少儿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绳设置在主线轮以及两个滑轮上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机箱内部的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板等的布置图;
图4是主线轮与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结构图;
图5是本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未经黄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