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300.0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1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穗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A61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510405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输液 输血 过滤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的输液输血过滤器具,特别但并不仅限于供滤除白细胞用的输血过滤器具。
背景技术
输液输血是常用和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以输血为例,目前无论何种方式或目的的输血,一般均需要滤除其中的白细胞,因此相应的过滤器具是必不可少的。
公告号CN2902299Y的中国专利文献介绍了一种输液输血过滤器具,提出了由软膜材料和层叠式的滤芯相互焊接热合,并在其两端设置进出液体导管的结构。生产和使用中发现,由于其周缘通常是以高频或超声等设备对中间夹有滤芯材料的两软膜这一复合结构进行热熔合焊接而使其形成为一均质和/或单一形式的热熔合密封周边,而这些由不同材质在热熔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无法得到分散和释放,因而在后续的处理、运输及使用过程中,该热熔合周边部位常会出现因该应力所致的脆、裂现象,并造成过滤器在过滤液体时发生内侧漏或外漏,影响了其质量和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这一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的基本结构,同样是在由两层塑料软膜材料形成的容腔中夹置有由层叠式过滤材料组成的滤芯结构,其环绕周缘为由两软膜材料与滤芯结构共同热熔合形成的封闭周边,并在滤芯结构过滤通路的两侧的径向相对位置处的两塑料软膜材料部位处,分别各设有一个连通容腔内外的导液管。其中,延该周缘的热熔合封闭周边,以间隔状态分布有应力分散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说的该应力分散结构可以选择多种形式。例如,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别给出了包括热熔合压痕结构、贯通孔(或非贯通盲孔)结构,或是包括如以贯通于两侧面的第二熔合材料、缝线等结构在内并同时进行热融合等设置于封闭周边中的第二结构材料等多种可行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形式的过滤器具中,由于在热融合封闭周边中设置了可以打破传统的单一和/或均质结构应力过于集中的应力分散结构,因而可以使由不同材料热融合时所产生的应力能在这些应力分散结构的邻接部位得以分散和释放,有效地避免了因应力集中所致的脆、裂现象产生,提高了热熔合封闭周边的耐弯折性能,避免了过滤液体时发生内侧漏或外漏,保证了过滤器具的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该新型输液输血过滤器具,在由两层塑料软膜材料5形成的容腔中夹置有由层叠式过滤材料组成的滤芯结构4,其环绕周缘为由两软膜材料5与滤芯结构4经高频或超声等设备热融合焊接而共同形成的封闭周边2。在滤芯结构4过滤通路的两侧的径向相对位置处的两塑料软膜材料5部位处,分别各设有一个连通容腔内外的导液管1。延其热熔合的封闭周边3,以间隔状态分布有应力分散结构3。
其中,图1中所说该应力分散结构3为热熔合压痕形式的结构;图2中的该应力分散结构3为通孔(或盲孔)的结构;图3中的该应力分散结构3为以贯穿两侧的缝合线(如可类似缝纫中的锁边方式)或其它方式所形成的贯穿于两侧的第二熔合材料结构,并与该周边同时进行热融合。所说该第二熔合材料可以选择如聚酯、聚氯乙烯、聚苯烯、聚丙烯、尼龙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穗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穗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件
- 下一篇: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