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溢水防臭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933.X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乐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永光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8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溢水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外排水地漏,尤其是具有防溢水防臭功能的地漏。
背景技术
经网上和已公开的专利文献检索查询发现,目前市售和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已有许多具有防溢水防臭功能的地漏,但这些地漏存在一定技术缺陷。其主要表显在两个方面,其一为结构复杂,流径弯曲,流通断面较小,易产生堵塞。如ZL200620057828.1所示,因地漏的工作环境很差,污水中混杂的细小杂物在通过弯曲径口处不可能很流畅,会产生存积而发生堵塞现象。其二为在结构技术上采取了易生锈和疲劳损坏金属构件如弹簧等,使之使用寿命缩短。如ZL200520046691.5所示,该装置是利用弹簧的压力来关闭堵板的,故在排水时首先要克服弹簧的压力造成的阻力,只有当水的重力远远高于弹簧压力时,才能排泄通畅,如果弹簧锈损或疲劳损坏变形,其封堵功能就会丧失。
上述两种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其缺陷是难以克服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流通口径较大,无任何金属构件,开闭灵活,在污染源前端实施可靠性封堵的地漏。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在圆形筒体上口设一个带多孔状的上口盖;在圆形筒体一侧设一个向倾外斜50度角并向内延展的斜切平面,在斜切平面下部设两个支撑体,支撑体上设圆孔一个;在圆形筒体下口设一个与下口形状一致的档板,档板的另一端连接一个配重,档板的两侧设一个小圆柱,小圆柱分别嵌入支撑体上的圆孔中,档板上平面粘结一块柔性密封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化,减少制造费用,筒体内流通口径较大,直通排泄,不会存积残留杂物而堵塞,全部构件采用塑料件,无因金属构件不适应潮湿环境而产生锈损的现象,尤其是将封堵档板设计在底部,更加有效地增强了止回封堵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溢水防臭地漏是由筒体(1)、上口盖(2)、档板(3)、密封衬(4)、配重(5)、支撑架(6)等部件构成。上口盖(2)为圆形板体,板体平面呈多孔状以便进水和隔档较大的杂物;筒体(1)为中空状的圆柱体,上进水口端设一道止口台阶,以便上口盖(2)放入,在圆柱体一侧的中部,设一个向外倾斜50度角并向内延展的斜切平面,下排水口端呈马蹄形状,在斜切平面下部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长方形支撑架(6),支撑架(6)上设一个圆孔,在圆孔中嵌入档板(3)上的小圆柱,使之成为绞形连接;档板(3)和配重(5)为一整体结构,以两边的小圆柱为平衡支点,配重(5)一端要略重于档板(3)的这一端,使之在水流通过时,利用水的动能就能轻易地开启档板(3),水流就会迅速通过筒体而排入管道,当水流排泄完后,其动能消失,在配重(5)的重力作用下,档板(3)又迅速闭合并随时保持关闭状态,加之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是从污染源前端实施封堵的技术,所以能更加有效地封堵住来至下水管道中的异味和压力不大的返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永光,未经乐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多功能晾衣架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