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入池除料的新型沼气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455.2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三明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2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入池 新型 沼气池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池,尤其是一种沼气池的池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压式沼气池,可从水压间提取沼液,但池底的浓稠沼渣却不能提取,沼渣只能在四年左右大清池时由人入池清除。这种方式导致沼渣在池底沉积,不仅影响了沼气池的有效池容,平时生产上需用沼渣肥料时也不能取出使用,此外,由人下池除料既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免入池除料的新型沼气池,其除料、除壳方便,不需操作者入池操作,产气率高,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池体、进料通道、除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设有偏锥形池底,所述偏锥形池底的最低处位于池底中心点与所述除料通道的内口之间的位置,所述除料通道的下壁斜向从上往下延伸,所述下壁的下端与偏锥形池底的最低处平滑对接。本实用新型的锥形池底可将沼渣集中于池底最低处,除料通道斜向直插池底,操作者可随时根据需要用长柄粪舀将沼渣从池底取出使用,在提取沼渣的同时搅拌了池内料液,有利于料液循环,可提高产气效果。
作为本实用型的改进,所述池体的两侧壁设有一对清池管。这种结构目的在于清除池内粪壳时,操作者不需入池操作,在抽完沼液待粪壳落至池底后,从清池管注水冲击池壁,大块粪壳即成碎块归于池底最低处,此时可由长柄粪舀取出。
另一种改进是所述除料通道上口设有安全防护盖板和防护台阶。这种结构的增强了其安全性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清除沼渣方便。由于锥形池底可将沼渣集中于池底最低处,除料通道斜向直插池底,操作者可随时根据需要用长柄粪舀将沼渣从池底取出使用。
2、产气率高。由于提取沼渣的操作同时起到了搅拌池内料液的作用,有利于料液充分发酵,所以其产气率提高。
3、除壳操作方便。四年左右需清除池内液面粪壳时,操作者不需入池操作,其程序为:先抽完池内沼液,粪壳随沼液液面降低落至池底,由于有锥形池底的阻挡作用,壳体自然裂成数块,此时通过清池管注水冲击池壁,小块粪壳即自然归于池底最低处,此时即可通过长柄粪舀将粪壳碎块从池内清除。
4、造价低廉。由于产气率较高,4m3池容相当于7m3池容的产气效果,修建4m3的池需费用约800,可节省建池费用约30%。
5、安全性能好。由于免除了人工入池操作程序,其使用更安全;除料通道上口设有安全防护盖板和防护台阶,更加增强了其安全性能。
图例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池体1、进料通道2、除料通道3,所述池体1设有偏锥形池底4、所述偏锥形池底4的最低处5位于池底中心点6与所述除料通道3的内口7之间的位置,所述除料通道3的下壁8斜向从上往下延伸,所述下壁8的下端与偏锥形池底4的最低处5平滑对接。本实用新型的锥形池底4可将沼渣集中于池底最低处5,除料通道3斜向直插池底,操作者可随时根据需要用长柄粪舀将沼渣从池底取出使用,提取沼渣的同时搅拌了池内料液,有利于料液循环,可提高产气效果。
作为本实用型的改进,所述池体1的两侧壁设有一对清池管9。这种结构目的在于清除池内粪壳时,操作者不需入池操作,抽完沼液待粪壳落至池底后,从清池管注水冲击池壁,大块粪壳即成碎块归于池底最低处5,此时可由长柄粪舀取出。
另一种改进是所述除料通道3上口设有安全防护盖板10和防护台阶11。这种结构的增强了其安全性能。
其它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的变换结构的均落入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三明,未经陈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产生造型变化的发光饰物
- 下一篇:一种过滤器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