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球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350.7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尧;罗荣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荣森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2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15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特别是一种塑料球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球阀普遍采用如下几种方案之一制造:
(A)、如中国发明申请03153661.1号公开的一种埋地用聚乙烯塑料球阀及其封装方法,该塑料球阀采用阀球和阀杆分体式结构,这样,在零件成型后,把阀杆和阀球分别放入阀体内进行装配。该技术是现有塑料球阀生产普遍使用并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但是,该方案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即是在此种球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聚氯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等常用塑料材料的强度本来就较低,容易因阀杆和阀球装配面的磨损而造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变大,最终导致阀杆与阀球之间脱离,球阀开关失灵,使球阀完全报废,使用寿命缩短。
(B)、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2244526.5号公开的整体式塑料球阀的制作方案,在该塑料球阀的制作方案中,采用球体和阀杆一次性制成的整体,即采用阀杆与阀球事先即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一体式阀芯,通过注塑塑料阀体而将该一体式阀芯的整个球体和部分阀杆包裹而构成球阀。该技术方案也是现有塑料球阀生产最为普遍使用并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该方案可以让塑料球阀的制作工艺简单化、零件数量减少,且不存在上述因阀杆与阀球之间脱离而造成球阀开关失灵的问题。但是,该方案的缺陷也是长久以来困惑塑料球阀行业的一个技术难题,即塑料阀体对阀球抱紧力过大(相应导致了二者之间相对运动时的运动摩擦力过大)的问题。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塑料阀体对阀球抱紧力过大的问题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产生:①、在该塑料球阀中,并没有单独设置与阀球球面相适应并构成密封副的阀球座,当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完全依靠塑料阀体的内壁与一体式阀芯的阀球相适应的表面来与阀球的外表面构成密封副,这就要求在制作阀体注塑模具和注塑阀体时,必须让成型后的塑料阀体内表面能够与阀球外表面之间紧密地贴合,而且,这种紧密贴合是一种阀体内表面与阀球外表面之间的大面积的紧密贴合,而并非是通常的环状密封副所需要的环形贴合(对于球阀而言,其关闭时仅仅需要形成一种环状密封副)。与上述大面积的紧密贴合相对应,阀体与阀球之间的运动摩擦力显著地且不必要地增大,从而导致阀芯转动困难。②、在以热熔注塑的方式制作塑料阀体时,为了实现上述阀体内表面与阀球外表面之间的大面积的紧密贴合并构成密封副,这就需要使正在注塑成型的阀体的阀体内壁与阀球外表面处于贴合状态,但是,在热熔注塑完成之后,所成型的塑料阀体会因逐渐冷却而产生一定的收缩,且这种收缩会加大阀体对阀芯的抱紧力,并相应使塑料阀体的内腔和阀球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使得球阀的开关更为不便,甚至出现一体式阀芯转动极为困难的现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很清楚,在采用同一种塑料材料的情况下,所制作的塑料阀体的口径越大,则塑料阀体在热熔注塑完成后的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越大。因此,该方案只能采用收缩率相对较小的聚氯乙烯塑料生产小口径的塑料球阀(不能用该塑料材料生产较大口径的塑料球阀)。当塑料阀体采用收缩率本身就较大的聚乙烯这一塑料材料时,不但难于制作出大口径的大型塑料球阀,连小口径的小型塑料球阀也不能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荣森,未经罗荣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