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310.2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许艾莎;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19/00 | 分类号: | A41D19/00;A41D19/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11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丢失 护腕 方便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
背景技术
手套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具有保暖、防冻、防止手部受到损伤等作用,主要应用于冬天保暖、劳动保护等领域。手套的常用材质有橡胶、皮革、毛线、纤维、棉质、塑料等,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冬天,戴手套为手保暖是极普遍的一种现象。戴手套做事时常常会感觉不方便,而将手套摘下又会觉得手冷。将手套摘下放在一旁,有时会被遗忘而丢失。另外,目前的手套还存在功能单一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套,该手套结构简单合理、外形美观,具备手套的保暖功能,保证做事方便,还能当作护腕使用,手套始终戴在手腕上,解决了做事时随手搁放、丢失手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包括手掌套和手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套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一端与手指套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掌套的一侧设置有大拇指孔,手掌套的中部设置有母扣;所述手指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另一端设置为紧口封闭结构;所述手指套的手背侧中部设置有子扣,开口端与手掌套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套和手指套在手背侧连接在一起,手心侧开口处设置有粘结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手套结构简单合理、外形美观;当手掌套和手指套在手心开口处粘结为一体时,具备手套的保暖功能;当撕开粘结处、手指套后翻子母扣扣合时,全部手指外露,保证做事方便;手掌套套在手腕部位时,还能当作护腕使用;不论何种用途,手套始终戴在手腕上,解决了做事时随手搁放、丢失手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手心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折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折叠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做护腕使用时的示意图。
其中,1、手掌套,2、手指套,3、大拇指孔,4、子母扣的母扣,5、子母扣的子扣,6、粘结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包括手掌套1和手指套2,所述手掌套1与手指套2开口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掌套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一端与手指套2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掌套1的一侧设置有大拇指孔3,手掌套1的中部设置有手指套母扣4;所述手掌套为圆筒状结构,一端设置为紧口,另一端与手指套2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掌套1紧口端设置有手指套子扣5;所述手掌套1和手指套2在手背侧连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所述手掌套1和手指套2在手心侧开口处设置有粘结条6。正常保暖使用时,大拇指缩入大拇指孔3内与其他四指都放在手指套内,手指套2和手掌套1通过粘结条6紧密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所述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的手掌套1和手指套2从连接处可沿手背侧折叠180度,手掌套1上的母扣4和手指套2上的子扣5能扣合在一起。
如图4所示,所述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在使用时,为方便带着手套做事情,可将手掌套1和手指套2从连接处可沿手背侧折叠180度,手掌套1上的母扣4和手指套2上的子扣5扣合在一起。大拇指从大拇指孔3中钻出来,其余四个手指从手掌套1与手指套2连接处伸出来。
如图5所示,所述防丢失护腕式方便手套在作护腕使用时,可将手掌套1和手指套2从连接处可沿手背侧折叠180度,手掌套1上的母扣4和手指套2上的子扣5扣合在一起。将手掌套往腕关节方向拉,大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都从手掌套1与手指套2连接处伸出来。
该手套可采用的材质有橡胶、皮革、毛线、纤维、棉质、塑料等,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该手套还可设置多种图案,美观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