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机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176.6 | 申请日: | 200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文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兆强密封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04B9/08;B04B15/00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6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机 浮动 传输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机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制盐等行业的离心机,其作用是通过离心力原理除去产品中多余的水分和通过换向阀、液压油等实现产品的进料,进行连续化生产,因此,离心机的轴既要旋转,又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并且循环的高压液压油要通过密封装置进入液压缸产生轴向推力,完成送料,而传统的机械密封和往复式组合密封均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并会造成大量的高压液压油泄漏,引起环境污染和浪费;根据离心机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点,后来人们研制出满足离心机使用要求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21、静环27、转轴22、套装在转轴22上的密封圈25和动环26,其中动环26和静环27通过弯折的环槽28和突块29相互扣合,在突块29与环槽28的扣合面以及在突块29外侧的动、静环接触面形成内、外密封面(图中两组箭头所示处),由于装配的需要,动环26和静环27均为组装式结构,分别通过螺钉32、33连接,在壳体21和转轴22内设有进油油路23和回油油路24,动环26和静环27设有相连的油孔30,将壳体21和转轴22内的进油油路23连通,静环27的油孔30经过突块29,壳体21内还设有连通外密封面和回油油路24的渗漏回收油路31;工作时,由于动环26套装在转轴22上,转轴22由密封圈25通过摩擦力带动动环26作差速浮动旋转,同时高压的液压油不间断地由转轴22内的进油油路23、动、静环内的油孔30、壳体21内的进油油路进入液压缸产生轴向推力,当液压油流经动、静环内的油孔30时,根据流体静压原理,动、静环26、27之间的内、外密封面将交替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在内、外密封面将交替贴合的过程中,内外密封面交替形成微小间隙,有少量的液压油通过外密封面进入渗漏回收油路31;由于外密封面处的线速度较大,如动、静环26、27采用碳钢,则磨损较快,使用寿命较短,如采用整体的耐磨硬质合金,则成本较高,且油孔30难于加工;同时由于动环26套装在转轴22上,当液压油注入油孔30时,会推动动环26绕转轴22的径向摆动,而现有动环26与转轴22相邻的两端面根部均为尖角,将刮伤转轴22表面,缩短转轴22的使用寿命;而且如图2所示,现有密封圈25的内表面均为圆柱面,其内侧的液压差较小,储存的润滑油较少,不易使动环浮动,磨损较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磨损较慢、使用寿命较长、成本较低的离心机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离心机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包括设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的壳体和转轴、套装在转轴上的密封圈和动环、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静环,动环和静环通过径向弯折的环槽和突块相互扣合,在径向上形成两组交替贴合的内外密封面,动环和静环设有相连的油孔,与壳体和转轴内的进油油路连通,壳体内还设有渗漏回收油路,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外密封面处的动、静环两端面均为耐磨喷涂层,涂层材料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通过热喷涂形式与基体材质紧密结合,可显著降低外密封面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且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设有两道或两道以上波纹状的环形槽,这些环形槽形成类似迷宫的单个隔室,使每一道环形槽都产生压力降,从而将总压力分割为一连串的压差增量,微小的沟槽可储存有较多的润滑油,使密封元件经常处在液膜上运行,并且通过液体压力使动环浮动,从而减少了摩擦和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与转轴相邻的动环两端面根部均为圆角,改善了动环与转轴接触条件,避免了转轴被刮伤,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磨损较慢、使用寿命较长、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离心机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密封圈放大后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密封圈放大后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由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装置,包括设有进油油路3和回油油路4的壳体1和转轴2、套装在转轴1上的密封圈5和动环6、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静环7,动环6和静环7通过径向弯折的环槽8和突块9相互扣合,在径向上形成两组交替贴合的内外密封面,动环6和静环7设有相连的油孔10,与壳体1和转轴2内的进油油路3连通,壳体1内还设有渗漏回收油路11,对应于外密封面处的动、静环6、7两端面均为通过热喷涂硬质合金形成的耐磨层12、13,与转轴2相邻的动环两端面根部均为圆角R,如图4所示,在密封圈5的内表面设有四道波纹状的环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兆强密封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自贡兆强密封制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