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组合式除尘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324.2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谭鼎昌;罗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环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杰军 |
地址: | 611300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组合式 除尘器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除尘装置,属于工业大气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工业生产中废气量大、温度高的含尘气体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小冶金工业迅速发展。众所周知,小冶金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其废气温度高、排放量大,治理费用大。不仅小冶金企业,大型锅炉、电石冶炼、炼焦、工业硅以及较大型炼铁炉、炼钢炉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如果采用大型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投资高达100-200万元。传统的除尘方式如图2所示,多采用玻纤大布袋除尘器作为主除尘器对废气进行除尘,采用旋风除尘器3a作为副除尘器处理反吸风的风量,进行清灰。由于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低,排放的气体中仍然含有粉尘,只得返回到主除尘器的进风管道进行二次除尘,导致能耗的增加,而且使除尘器的处理能力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除尘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为大型组合式除尘器系统,由大布袋除尘器1、反吸风机2、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组成,进风口7通过进风管道阀门8与大布袋除尘器1连接,大布袋除尘器1经反吸风阀门4到反吸风管道5再与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连接,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再与反吸风机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组合式除尘器系统,基本原理是用玻纤大布袋除尘器作为主机,将大气量的含尘气体浓缩(采用内滤式过滤方式,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再用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作为副机结合反吸风机进行反吸式清灰,再卸灰,达到除尘的目的。即从含尘气体由风机11送入玻纤大布袋除尘器1内,完成了第一步含尘气体的过滤过程;通过自动控制器关闭进风管道阀门8,开启反吸风管道阀门4及引风机2,布袋8上存留的粉尘随反吸风气流返回灰斗6,完成第二步清灰过程;浓缩后的含尘气体在反吸风机2的作用下,进入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中,由其对该气体做二次过滤除尘处理,粉尘被分离并卸出,纯净空气再次排空;完成了第三步卸灰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处理了大量高温含尘气体,而且消除了循环风量,并且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提高了除尘效率和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玻纤大布袋除尘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机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机清灰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大型组合式除尘器系统,进风口7通过进风管道阀门8与玻纤大布袋除尘器1连接,玻纤大布袋除尘器1经反吸风阀门4到反吸风管道5再与PPC32-6型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连接,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再与9-19系列引风机(2)连接。
如图1、3所示:从含尘气体发生源12(如冶金炉)中排出的含尘气体由风机11送入进风管道9,此时进风管道阀门8开启,含尘气体通过进风口7进入玻纤大布袋除尘器1的灰斗6中,通过灰斗6,进入布袋10内,纯净空气透过布袋10进入大气中,粉尘留在布袋10内;完成了第一步含尘气体的过滤过程。
如图4所示:当布袋10内存积一定量的粉尘时,布袋10的阻力增加,此时需要清灰,才能保证布袋10正常工作。通过自动控制器关闭进风管道阀门8,开启反吸风管道阀门4及引风机2,此时布袋8由于反吸风的作用而瘪陷,布袋8上存留的粉尘,随反吸风气流返回灰斗6,并进入反吸风管道5,由于集中了布袋内所有的粉尘,此时的气体含尘浓度较高,是一次浓缩的过程;完成了第二步除尘器的清灰过程。
浓缩后的含尘气体在反吸风机2的作用下,进入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中,由其对该气体做二次过滤除尘处理,粉尘被分离并卸出,纯净空气再次排空;完成了第三步除尘器的卸灰过程。
玻纤大布袋除尘器1由20个小箱室及其灰斗6组成,每个小箱室有48条布袋10,每个小箱室及其灰斗6的风量约在10-15Km3/h,整个系统处理风量为200-300Km3/h,用一台处理风量为15Km3/h的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3即可。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环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环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递送挥发性物质的荷能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带有多孔末端的饮用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