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燃气具的高安全性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285.6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闵兴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兴山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641109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具 安全性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燃气具和气源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普通家庭还是餐饮店,广泛使用的燃气具和气源的连接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连接燃气具和煤气管道的胶管,另一种是带胶管的减压阀,用于连接燃气具和煤气罐,当出现胶管破裂、粘油后燃烧或脱落造成漏气时,无法自动断气,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燃气具的高安全性连接装置,当出现管路漏气时能实现自动断气,从而保证燃气具使用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气具的高安全性连接装置,包括带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阀门、与出气管相连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的壳体内设有与进气管相通并向上设置的阀芯,一端带阀芯罩的杠杆铰接于壳体内,杠杆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弹簧,上方设有气囊,在壳体上通过螺纹安装带中心轴的旋盖,中心轴的下端位于壳体内并置于气囊的上方,气囊与杠杆或中心轴固连;在内管的外侧还包有外管,外管与内管呈间隙设置,外管的两端与内管之间设有封闭结构,气囊还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外管和壳体外的充气装置相通;
上述外管的两端与内管之间的封闭结构可以是内、外管之间的弹性堵头;
上述外管的两端与内管之间的封闭结构也可以是系于外管上的束带;
上述充气装置可以是手动空气压缩机;
上述充气装置也可以是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进气管和内管分别与气源和燃气具相连,通过充气装置对气囊和外管内充气,使气囊体积膨胀并达到高压,向下转动旋盖,由中心轴向下依次推动气囊、杠杆,使阀芯罩上升,燃气由出气管进入内管,供燃气具使用;当外管出现破裂、粘油后燃烧或脱落造成漏气时,外管和气囊内的气体外泄,气囊收缩,杠杆的弹簧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上升,另一端的阀芯罩下降,封闭阀芯,实现自动断气,从而保证燃气具使用的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阀门的壳体上设有透明的视窗,便于观察阀芯罩上升的位置,方便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出现管路漏气时能实现自动断气,从而保证燃气具使用的安全,同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燃气具的高安全性连接装置,包括带有进气管1和出气管2的阀门、与出气管2相连的内管3,所述阀门的壳体4内设有与进气管1相通并向上设置的阀芯5,一端带阀芯罩6的杠杆7通过两支座8和支杆9铰接于壳体4内,杠杆7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弹簧10,上方通过粘接固连有气囊11,在壳体4上通过螺纹安装带中心轴12的旋盖13,中心轴12的下端位于壳体4内并置于气囊11的上方,在内管3的外侧还包有外管14,外管14与内管3呈间隙设置,外管14的两端分别通过系于外管14上的束带15和内、外管3、14之间的橡胶弹性堵头16形成封闭结构,气囊11还通过连接管17、18分别与外管14和壳体4外的气泵19相通,在壳体4上还设有透明的视窗20;
将进气管1和内管3分别与气源和燃气具相连,通过气泵19对气囊11和外管14内充气,使气囊11体积膨胀并达到高压,向下转动旋盖13,由中心轴12向下依次推动气囊11、杠杆7,使阀芯罩6上升,燃气由出气管2进入内管3,供燃气具使用;当外管14出现破裂、粘油后燃烧或脱落造成漏气时,外管14和气囊11内的气体外泄,气囊11收缩,杠杆7的弹簧端在弹簧10的作用下上升,另一端的阀芯罩6下降,封闭阀芯5,实现自动断气,从而保证燃气具使用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气囊11也可与中心轴12粘接固连,充气装置可以是手动空气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兴山,未经闵兴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