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自动遮阳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254.0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舒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世林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E04H1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光成;余丽生 |
地址: | 6103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遮阳伞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具体是一种避免汽车在户外被烈日暴晒的遮阳伞。
背景技术
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然而汽车停放库的建设却远远落后于汽车使用量的增长,使得大量的汽车露天放置,夏天遭受烈日暴晒,使车内的温度高达55℃左右。这就给要出车的驾驶员和乘车人带来不少痛若:要么只好先打开车内空调等上一段时间,让车内的温度下降后再出车,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又增加了耗油量;要么只好忍受高温的摧残强行出车,这样很容易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中暑、热毒疮等疾病。有车族们都迫切希望解决汽车在太阳暴晒下,车内温度过高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不少的“汽车太阳伞”,这些“汽车太阳伞”虽然能起到遮阳降温的效果,但使用起来都比较麻烦,尤其是撑开和回收都要靠人工操作,费时费力,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能有效防紫外线照射,明显隔热。完全能避免车内温度升高,又能将伞自动撑开和回收,其使用方便,能省力省事省心的汽车自动遮阳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该汽车自动遮阳伞是由伞箱、铰链机构、伞布和伞布固定片组成。其中伞箱首先是将两个带有滚筒的扭簧式自动收卷机构,一前一后并排地固定在伞箱体的上方;然后再在伞箱的下方也一前一后地分别设置有由电机、蜗杆、蜗轮组成的驱动装置各一套而构成。而铰链机构共设置有四套,一前一后各两套。每套都是由主动摇杆与从动摇杆铰接而成,其中主动摇杆的一个端头与相应的蜗轮固定在一起,而另一个端头与从动摇杆的一个端头铰接,而从动摇杆的另一个端头与伞布固定片固定在一起。伞布是由防紫外线的纺织布料制成,其伞布的一端固定在扭簧式自动收卷机构的滚筒上,而伞布的另一端固定在伞布固定片上。
该汽车自动遮阳伞为了让它在处于张开状态时,能避免被天气突然变化而产生的大风吹翻。本实用新型还在伞箱体的顶面设置有风速传感器,并让它与控制开关进行电连接。当天气变化突起大风,且风速到达设定值时,风速传感器会向控制开关传递收伞的信号,让伞布自动收回。
同样,该汽车自动遮阳伞为了让它在车主离车时,由于天阴设有张开遮阳伞,当天气突然转晴,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让遮阳伞张开。本实用新型还在伞箱体的顶面设置有光敏温度传感器,并让它与控制开关进行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让汽车在太阳暴晒下,能避免车内温度升高,免除驾驶员和乘客患中暑、热毒疮等疾病的危险,节省出车时间和不必要的耗油量,而且该遮阳伞能自动撑开和回收,其使用极为方便,省事省力又省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收时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的叙述:该汽车自动遮阳伞是由伞箱4、铰链机构2、伞布3和伞布固定片1组成。其中伞箱4首先是将两个带有滚筒10的扭簧式自动收卷机构9,一前一后并排地固定在伞箱体11的上方;然后再将由电机12、蜗杆8、蜗轮7组成的驱动装置各一套也分别一前一后地设置在伞箱体7的下方而构成。其前、后驱动装置的电机输出轴分别同时与各自左右两侧的蜗杆8固接,而左、右两侧的蜗杆8又分别与各自的蜗轮7啮合。在该汽车自动遮阳伞中还设置有四套铰链机构2,一前一后各两套。每套都是由一端与相应的蜗轮7固接,另一端与从动摇杆14一端铰接的主动摇杆13和另一端与伞布固定片1固接的从动摇杆14而构成。伞布3是由防紫外线的纺织面料制成,其伞布3的一端固定在扭簧式自动收卷机构9的滚筒10上,而伞布3的另一端固定伞布固定片1上。整个汽车自动遮阳伞可以通过位于伞箱体11下底面上的安装支架被固定在汽车顶面上。另外还在伞箱体11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风速传感器5和光敏温度传感器6,并让它们分别与控制开关进行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世林,未经舒世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渗水管过压的管接头
- 下一篇:被测注射器芯杆快速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