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7497.2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6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春明 |
主分类号: | A61G3/02 | 分类号: | A61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1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疾人 车载 座椅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残疾人用座椅旋转装置,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轿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之一。轿车的座椅一般由靠背、坐垫、座椅支架三大部分组成,为了增加轿车乘坐的舒适性,其中的坐垫由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海绵制作,为了固定坐垫,人们将海绵坐垫包裹后直接固定于坐垫框内或坐垫框上,靠背与坐垫框连接,坐垫框与座椅支架连接,座椅支架则固定在车厢内的底板上。对普通人而言,进入轿车副驾驶座,只需低头弯腰跨进一步即可,但对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用车来说,这也许是个颇为艰难的动作过程。为了方便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伤病人员乘坐轿车,人们发明了车载座椅旋转装置。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外形基本上呈扁平形状,扁平状的四边不超出坐垫框外沿,该装置安装在轿车副驾驶座椅的坐垫框与座椅支架之间。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主要包含:动板、弧形齿板、定板、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包含电源控制器与线控开关,三者通过电线串联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动板的上表面与坐垫框下面相连接固定,定板的下表面与座椅支架相连接固定,动板与定板为装置的水平上下两层,两者之间的后左侧设有一只平面轴承并由螺栓依次固定铰接,使动板与定板能够作相对旋转运动。弧形齿板则固定在动板上设于动板和定板中间且平行于动板和定板。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与直齿轮组成的动力输出部分固定在定板底面的前端,直齿轮穿过定板中的通孔与弧形齿板一侧的齿面相啮合。当乘员按动操作开关时,电动机开始旋转工作带动减速箱上的直齿轮旋转,直齿轮再带动弧形齿板转动,由于弧形齿板与动板固定连接,弧形齿板即与动板同步转动,从而使动板与定板之间产生以平面轴承圆心为轴心的角位移运动,当角位移运动造成动板与定板之间产生90度的夹角时,固定安置于动板之上的座椅就面对车门框且伸出车门框一部分了。为了避免座椅转出车门框外时撞击到车门框,或者说,为了避免车门框妨碍或阻碍座椅通过角位移达到朝向车门框且伸出车门框一部分,且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效果,人们将副驾驶座椅的位置尽可能地向前挪移调整。这样就造成了乘员坐在车厢内的座椅上时,两腿不能更充分自由伸展,明显影响乘坐舒适度,而且给乘员的上下车带来诸多的不便。
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还存在着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由于动板与定板之间产生角位移运动是以平面轴承圆心为轴心的,平面轴承安装设置于动板、定板的左后方,因此,动板始终处于悬臂状态,尤其是动板上承受着座椅以及乘员的重量时,因动板前端与轴心的力臂最长,致使金属材料刚性降低容易产生弯曲变形,造成弧形齿板的齿面与直齿轮的啮合接触面减少而影响传动的稳定性。
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的弧形齿板的齿面两端呈开放状,座椅转到朝向车门框外,还是回转到车厢内复位,其转动角度定位靠调整定位块相抵来实现的,其结构设计不尽合理。
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中的传动直齿轮和定板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当直齿轮的颈部置于定板的直齿轮定位孔中作往复旋转运动时,摩擦阻力自然较大,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使其能够实现结构更趋合理、使用操作简单,乘坐舒适方便,适合于普及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以下的结构。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春明,未经田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